近日,一则高校教师贬低四大发明的消息,在网络上高热不退。其当事人,电子科技大学的副教授在QQ群里发表言论,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他的言论,引起许多学生质疑,多名学生与其发生争论,随后,他将参与争论的学生移出QQ群。一学生将聊天记录上传网络,认为该副教授侮辱了四大发明。电子科技大学裁定该副教授有师德失范行为,予以处分。该副教授同意学校的处理流程和结果,并表示“我要好好做科研了,这事就过去了”。
该副教授的一句“这事就过去了”,并没有让网友停止争论。有网友认为,大学教育贵在启发,贵在碰撞,应该营造、保护争鸣的局面,该教授的做法没有错,不应受处分。笔者认为,就学术而论,四大发明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很大影响,即便说四大发明于今可能不那么先进,但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四大发明无疑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该副教授因学生与其意见不合便将学生踢出群聊,充分显示其处事偏激、专断独行。一句“这事就过去了”更忽视了教师言行的作用之大,对学生的影响之深。只见狷狂不见风骨,师德失范者受处分又有何不妥?
虽说高校课堂可“百家争鸣”,但新观点不等于错误观点,“百家争鸣”不可“闻臭”也“吃香”。教师“特立独行”要有底线,不能让教育充满戾气,唱衰主旋律,传递违背核心价值观,传播负能量的观点;或为博眼球,不经认真研究和思考,大放厥词。
以往,有些所谓“公知”常在某些“常识”上做文章,他们一方面解释着“西方国家多么好”,另一方面,尝试诠释中国的问题,中国历史也是他们诠释的一部分。
如今,在高校的象牙塔里,一味传播西方价值观念、攻击诽谤主流言论、传递不良情绪的“忽悠者”仍在继续作怪。他们打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旗号,别有用心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妄图把舆论引向主流思想的对立面,让青年不明是非、黑白颠倒、不求上进还搞事情。
殊不知事实的真相,终将被智慧的人们所共见!在某些关乎民族利益、民族尊严的问题上,大家积极地达成共识———做学术研究是为了谁?为人民,为国家!
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曾说:“慧业文人,名心难化。”他将文人对于名气的看重,比作“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学术上重名气,并非坏事,但若把个人名声置于人民群众利益之上,便是本末倒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做学问,要对人民群众负责。古人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今日师者,更应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奉献国家。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环境与场所,它应处在宣传积极向上、健康思想的学习氛围中。作为引导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师,应守好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以“四个自信”为引领,积极培育青年践行使命担当,使其成为国家需要、人民信任的强国一代。我们要警惕高校讲台上的“别有用心”。
作者:吕晴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