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安
婺源是一个古老的童话。徜徉在婺源的小桥流水之间,月光摇曳在河水的柔波里;行走在粉墙黛瓦之间,历史便立刻呈现在眼前;浸润在诗书茶砚之间,梦想在袅袅的炊烟中升腾。
在上古词汇中,“婺”是指静女立于水中。有古诗云:“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婺源地处乐安江上游,境内溪河纵横。一个山环就是一个水面,一个水面即有一个山村,一个山村就有一座小桥,一条河流与另一条河流的交汇处,两条河呈V字形,中间是一溜儿长满灌木和香樟的小岛,恰如一幅幅秀美的江南水墨画。“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水让这里的一切都滋润起来,都活泛起来,都灵动起来。
水妆点了婺源,同时也成全了婺源。李坑以“小桥流水人家”而著称于世。村内街巷溪水贯通,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弯弯秀水,倒映着群峰屋舍,衬以舟渡、石堰、古桥,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婺源现有古桥320余座,最为著名的要算清华镇的彩虹桥了,这座建于南宋的廊桥,四墩五孔,全长140米,乡人因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得名。走在桥上,微风拂过,脚步声由远及近,由重变轻,直到与心跳融为一体。
婺源是徽商的发源地之一。在婺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朴纯真的民风民俗、厚重深远的徽州文化在这里发展、传承并保存至今。
要说婺源的徽派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理坑的官邸群和延村的商宅群。理坑位于婺源北部的边缘,是一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时代,先后出过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部582卷之多,其中5部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等。这些古建筑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
商宅群的代表当属余庆堂。其大门是徽派建筑中典型的石库门。门楼由“楼”和“罩”两部分组成,统称“门罩门楼”。整个门面,似个“商”字。“商”字门楼,确实是一项非凡的艺术创造。其砖雕精美,也堪称一绝。方柱石砖、青石铺地,四面横梁以及雀替、门窗、斗拱、门楣等均分布有精细雕饰,这是实力的显现,商人们不讳自己的富有。
延村,位于婺源县北思口镇境内。延村在鼎盛时期共有民居120多栋,现存56栋,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多为风火山墙、青瓦坡顶、三进三开间。
除了自然的原生态风光,婺源从骨子里还散发着一种人文气息。江湾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古村,这里曾经孕育出了清代经学家、音韵学家江永,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江一麟,清末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38名进士官宦,任七品以上仕宦者有25人,是当之无愧的婺源书乡代表。江永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徽派学术的开创者,他在历史上的声誉和朱熹齐名。朱熹,著名的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他是婺源人的骄傲,虽然他的出生地是福建尤溪,他的父母都是从婺源走出来的,祖籍为婺源紫阳镇。据统计,朱熹在多种著作中的署名,写“新安朱熹”的就有216次,可见其内心一直把自己当作徽州人。他的著名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正是对他的梦中老家婺源的由衷赞美。
龙尾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砚国明珠”“不冠群山”的盛誉。婺源素有“茶乡”之称。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中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砚台、茶叶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这两样宝物,为婺源人插上了漂亮的翅膀,让婺源人的精神世界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