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举措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

关键词1:提供动力支撑

举措: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引进创新步伐。持续推动鄂州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扩大领域,深化内容。加速吸引一大批高校院所进驻,共建创新平台,转化高端前沿科技成果。加快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院所技术研发及转化平台建设。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科技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推进企业上市行动计划。坚持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创客等创新主体的互利合作,让科技加快转变为生产力。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建立更加开放高效的引才育才用才机制,让更多的“新鄂州人”成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实施“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推行党政机关决策咨询顾问制度,聘请大批业内专家学者来鄂州把脉开方。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宽松包容的发展环境,着力破除对创新创业的限制和障碍。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统筹联动机制,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发挥好政府作为“天使投资人”的作用,引进建立各类科技投资基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关键词2:现代产业体系

举措:推进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新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突出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等重点产业。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大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多类型要素及商品专业交易市场。

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培育成为支撑未来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布局和发展一批战略性军民融合产业,努力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坚守耕地红线,建设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打响“梁”字号系列品牌,打造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岛。完善生态农产品营销体系,用“互联网+”推动鄂州优势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关键词3:提高开放水平

举措:扩大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建成世界级航空货运枢纽。全面推进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实现2020年,大飞机在鄂州起飞。着力将枢纽功能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汇聚物流引导型、临空偏好型及相关配套产业,打造超越仁川、比肩孟菲斯的国际航空物流核心枢纽。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加快以三江港为中心,葛店港、五丈港为两翼的现代化大港建设。加快推进“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网、“六横四纵三联”普通公路网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城际地铁交通建设。加快建设三江港铁路枢纽基地。形成全国领先的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以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与周边城市协同发展进程。加强与长江沿岸城市合作,实现要素资源优势互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社会保障无缝对接、产业发展有序分工、长江保护共抓共享。对接“一带一路”。

创新便利开放体制机制。对接湖北自贸区建设,发挥毗邻东湖高新的区位优势,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学习借鉴国内航空港实验区试点经验,完善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积极申报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区和保税仓库。

关键词4:提升功能品质

举措:加快城乡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完善航空大都市功能布局。发挥城市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界限,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以空港、水港建设为依托,统筹沿江地区发展,建设鄂州沿江城市连绵带。主城区实施“重心南移、东西拓展”战略,加快“退二进三”,提升产业层次。新区按照“独立成篇”和“相互呼应”的要求,全面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强化主城区政治、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地位,统筹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实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与城市发展全方位对接,建设“智慧鄂州”。加速新区产城融合,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加快集镇改造升级,推进乡镇与新区协调发展,引导农民创业就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一村一张图、全域一幅画”要求,对山水田林路居村进行整体规划、整体推进,打造青清山水、静净村庄。巩固“清洁乡村”成果。科学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

关键词5:彰显魅力风采

举措: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讲好鄂州故事,传递鄂州声音。

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挖掘城市内涵,培育城市精神。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城市荣誉表彰制度。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

建设文化体育强市。坚持以文化人、以体育人,建成一批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承与保护,培育鄂州文化品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新型智库。深化国有文化体育资产及资源市场化运营改革,健全和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

关键词6:筑牢生态屏障

举措: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家园

实施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实行退垸(湖、田)还湖,让湖泊休养生息。按照“湖连通、堤加固、港拓宽、排提升、水清洁”的要求,加快实施大梁子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建设绿色矿山。规划建设一批沿江沿湖公园、景观治理工程项目。

促进生产生活绿色转型。构建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耗。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综合治理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扬尘等污染源。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抓好长江干流、梁子湖等重点水系污染防治,实施城镇截污治污、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广梁子湖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开展全域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争取建立梁子湖全流域生态保护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严格执行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等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关键词7:获得感 满意度

举措: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六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落实四级包保责任制,提高扶贫工作标准,确保2019年我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政策,保证每个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城乡“五类”特困群体兜底保障水平,对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行集中收治。

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义务教育。通过“同步课堂”等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完善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机制。探索合作办学新途径,建成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校到鄂州设立校区或分校。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推行一村(居)一名全科医生,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快法治鄂州建设。加强党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1+N”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推行“阳光信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一感两度两率”。

关键词8:提供政治保证

举措:全面从严治党,营造清朗政治生态

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必须担当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把严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深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继续坚持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以实绩看德才,以德才用干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全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全面进步基础上全面过硬,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果,推动作风建设不断深化。

坚定不移建设廉洁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