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热”热出供给短板

黄朝晖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长途旅游变得可望而不可及。于是,短途游、城市周边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露营,这种过去较为小众的出游方式,突然之间刷爆朋友圈,成为许多人热衷的户外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表示,今年“五一”假期,露营成为潮流,“赏花+露营”“房车+露营”“旅拍+露营”等众多特色露营产品受游客追捧。携程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五一”假期,平台上带有“露营”标签的相关酒店、民宿订单量较清明节假期增长153%。

与公众对露营的热情相比,露营的供给端明显落在了后面,好山好水好配套的专业露营营地并不多。资源稀缺背景下,一些人随兴所至,说走就走、说停就停,随便找个山林河滩便能“安营扎寨”,由此引发的乱扔垃圾、绿地毁伤、明火烧烤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有人说,露营热潮背后蕴藏着可观的消费潜力和巨大的商机。诚然,疫情之下,露营成为旅游业中为数不多逆势增长的细分市场。股市上,相关概念股也跟着沾光被热炒。但无论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如何火爆,若没有优质供给作支撑,依旧无序野蛮式生长,“露营热”热不了多久。

从促进露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角度看,需要两头发力。在市场端,露营行业的门槛不高,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甚至有些露营营地挂羊头卖狗肉,游客体验不佳。专业的露营营地建设并非找块地就行,供水、供电、草坪、厕所、停车场、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一不可。因此,相关营地需要专业化运营,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在政策端,目前露营业还没有相应的业态标准和规范,诸如营地建设、卫生条件、安全规范等均由个体摸索,亟待建立标准体系。

从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品质化需求出发,各地在规划建设城市公园、绿地时,可考虑划定专门的露营区域,完善相关配套,并设定进入门槛,用市场手段规范露营行为。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