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经查询发现,罗定市融媒体中心曾于2月16日发布一则提示,明确表示罗定机场将于2025年2月16日下午3时至6时,在跑道旁开展杂草烧除工作,并提醒市民不必惊慌。(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
科 普 自制“美白水”“减肥水”风靡网络,真有那么神?
详情:最近,声称能美白或者减肥的DIY自制水火爆全网。在一些平台输入关键词“DIY美白水”,做法五花八门,作者都声称喝了它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变白。有的声称几天见效,有的承诺可以“白到发光”、还有的直接标明“明星同款”。这些美白水的原料中以各种蔬菜、水果为主,柠檬、黄瓜、杏仁粉等原料占了大多数,其核心理念是通过食物的抗氧化成分来抑制黑色素生成,或改善皮肤色素沉着问题。那么,这些吃进去的食材真的能快速美白吗?
实际上,尽管某些食物富含抗氧化的成分,但它们的作用主要是对抗自由基,减少皮肤的氧化损伤,而不是改变皮肤的色素含量。食物并不能让一个人变白,多重因素决定了一个人的肤色问题。目前也并没有科学依据证明饮用某种特定的减肥水可以直接促进脂肪的燃烧。有些减肥水不一定能减肥,还可能增肥。此外,长期饮用自制美白水、减肥水还会造成胃肠道的刺激,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引起胃黏膜的损伤。医生提醒,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更不能饮用此类自制水。还有,此类自制美白水、减肥水出现微生物感染的概率也非常大。(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提 示 “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需担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案例1:自媒体运营者发布“黑稿”损害企业名誉,应承担侵权责任——某房地产经纪公司与杨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2:为博取流量散布不实消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某饮品公司与某传媒公司名誉权纠纷案
案例3:企业征信机构错误关联信息影响企业名誉,应承担侵权责任——丙公司与甲公司、乙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4:针对企业创始人的贬损性言论构成对企业名誉侵害的,应承担相应责任——某科技公司与李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5:未经实际测评发布不实测评文章,应承担侵权责任——某汽车制造公司与马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
案例6:依法采取行为保全,及时防止企业名誉损害扩大——某物联网公司、某网络公司与某餐饮公司、某食品公司名誉权纠纷案(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
详情
“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需担责!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