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大湾地处葛店镇燕南角,与华容等地接壤,因所处的地形很特别,留下了许多有趣的传说。
胡家大湾地处鸭儿湖西岸,东北临湖有刺家垴、龙王庙、渡口、月富咀、杨家湾5个刀切一样的红土高坡,上面光秃秃的无一根杂草,最高的刺家垴高坡近30米,远望像翘起的猴子屁股。因此,此处便有了“猴子屁股”这个雅号,在鄂州西部数乡镇非常有名。
村西有一座小山,五猴呈半圆形围绕其间,中间是一块向东倾斜的平地,像是一把竹椅,故名“竹椅山”。山上一年四季长着青草,夏天人们在这里乘凉又无蚊子,这块平地地形好像一只蟠桃,周围又有5个“猴子”,因此又有“五猴戏蟠桃”之说。
在雨后天晴的时候,站在红土高坡上往东远眺,可以看到青雾缭绕中的吴王城;往西放眼望去,白浒山、九峰群山隐隐约约在蓝天白云下;往近处鸭儿湖看去,浩渺的水面一眼望不到边,港汊里的芦苇随风摇曳,其环境正是野鸭生长的天堂,成群结队的野鸭,使这里有了“鸭儿湖”的美名。
这里也是军事要地,驻守着军队,守城的武士在绿水青烟中格外醒目,因此在群众中也流传着“武城”来历的另一个传说:因这里有武士守城,才有了“武城”的美名。
胡家大湾为了防风防盗,围绕湾子北面到竹椅山下修建了一道城墙,并在竹椅山下留有后门,城墙高约2.20米,长达300米,为烽火砖砌成,在上世纪80年代消失。
在竹椅山往东去的斜坡下修建有八字朝门,因第五世祖玉珍公家三代同朝为官,皇上便恩赐八字朝门。通过巷子至山下,两边的房屋逐渐增多,于是便形成了南北两头的胡家大湾。
从藤树湾到胡家大湾西面有跑马场,是清中期官至二品的胡友昶修建的,通过跑马场,骑着马还能进他的府上。
玉珍公,号龙巢,因他在朝廷为官,湾里人在第三个“猴子屁股”后面修了一座庙,并以玉珍公的号“龙巢”给庙命名。龙巢庙在胡家大湾西,因湖北岸有一个咀,形似蛇头,咀上烧窑的较多,因此叫“蛇头窑”。烧窑的黑烟常借着风力飞到南岸的龙巢庙,因传说猴子怕火,特别是那些黑烟像蛇在“吐箭”,使“龙”不能抬头,于是龙巢庙向东搬迁了一里至第二个“猴子屁股”上,改龙巢庙为龙王庙,意在以龙“镇”蛇。龙王庙后因失火不存在了。
在龙巢庙东南,是胡家大湾的学屋。学屋为东南向,传统式3间。清末至民国,湾里在这里办私塾 ,因此称学屋。
胡家大湾后面紧挨邱家咀湾,邱家咀地势较高。据老人说,胡家大湾一世祖来此地时,邱姓的湾子很大,但后来胡姓人丁兴旺,而邱姓逐渐人丁锐减。相传这里是金线吊葫芦之地,胡家大湾正在葫芦上,且胡姓正好与葫芦的“葫”同音,邱姓湾子是“线”,葫芦越长越大,“线”却慢慢变小。到了1954年,全湾只剩下3排房屋,每排仅有4幢,到了上世纪70年代,只剩下一家,后来动员他们搬迁到胡家大湾,邱家咀经历了600多年,因搬迁走后而消失。
胡氏第七世祖文薮公博通经史,在他的主持下,族人在徐家山北修建了胡氏宗祠。祠堂后面有2棵树,其树干粗至需要2个大汉围抱。
胡家大湾有习武的风俗,为了展示武功,湾里逢年过节有打狮子、玩龙灯、划龙船的习俗,这个习俗活动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在大年初一清早,打狮子的后生便在祠堂前的稻场上集合,狮子从湾里玩了出来,在葛店当街从下街玩到上街,玩过后又到同姓的湾子里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