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田野里的绿色增长极

“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理念擦出火花,生态美了田野。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瓜甜果香、虫鸣鸟叫,鄂州大地上,田园、故土、乡亲迎来了各自的好光景。

2016年,鄂州农业总产值169.8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14813元,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45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7:1缩小到1.79:1。

一个绿色的增长极在生态理念的激活下发芽、成长。

理念进一分 田野美一分

金黄绵延,稻香十里。下月,梁子湖畔的“梁道”有机稻即将开镰。

青蛙从田间跃起;成群白鹭浮翔、嬉戏。“水稻田也是生态湿地和美景。”

披上“生态绿衣”的田野,养眼,养人,养心。

生态农业进一分,绿水青山多一处。鄂州生态农业基地面积达到38.5万亩。梁子湖500平方公里区域退出一般工业后,转攻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区建设,一剂“良药”换一湖清水,成为全球湿地资源最齐全、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湿地之一。

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鄂城区泽林镇万亩湖农场里,农户刚过完龙虾旺季,又迎来稻谷丰收。“一季稻三批虾,经营主体不分家”模式,让这里从亩收入不到300元的“水袋子”变成“金窝窝”,2000余亩核心区里,户年均纯利润33.5万元,9000余亩的辐射区,户年均纯收入10万元。

梁子湖区涂家垴镇7000亩山坡岗地里,长满蓝莓树,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果酱等形成产业链,在去年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捧回“金牌”。100多位村民长期在基地打工,人均月工资1500元。

华容区段店镇台湾杏福生态农业园里,曾经的荒丘荒地上开起了“国际博览会”。北京小黄瓜、美国黑樱桃、日本黑南瓜……各类蔬果郁郁葱葱。周边1200名农民在这里上班,仅去年,杏福园开出的工资就达800多万元。

……

生态农业做媒,乡村与都市相知相亲。农业经济火了,犁耙锄头休息了,新的农耕文化迎来后继之人,乡愁有了寄存之所。

“回到农村,听着鸡鸣狗叫,我觉得喝水都甜。”对42岁的程建华来说,最苦是背井离乡。他回到蒲团乡何桥村种莲蓬,依靠荷花产业,打下一片天。越来越多的乡亲在家门口找到了发展机遇。

5年来,全市建成413个生态农业基地,带动农民就业95000人,人均年收入14650元。

结构优一分 田野活一分

鄂州,田肥水美、气候适宜,湖区人民有着丰富的农作和水产养殖经验。这里依江临港,有着“四通五达,莫楚若也”的优越地理位置。但它块头小、占地少,要想出类拔萃,必须练就“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态农业为主抓手。”市委、市政府找到出奇制胜的招数。

调整结构,“减脂增肌”——

鄂州曾是棉花大市,24万亩棉田创造过光辉历史,但用药多、费人工这些弊端,让棉花收入如同“赘肉”,看似体积庞大,却问题重重,于健康无利。

“一亩棉花要用150斤尿素和复合肥,单质肥则需两三百斤,防虫害要打十几次药。”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环境账,种棉都不划算。有农民在自探出路,但更多人在咬牙坚持。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怎么办?瞄准了市场航标,探清了土地脉搏,政府着手帮一把。

以规划制动。邀请国家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谋划“一区三线四园”布局,推广粮油、水产、蔬菜、林果、花卉、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

以政策促动。市级财政新增1亿元生态农业发展资金,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对优秀生态农业基地和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水平认证的开展以奖代补;

以改革推动。实行股份制合作,开展确权登记,启动村级集体资产股权改革试点。通过出租、转包、入股、互换、转让等各种形式流转面积35.35万亩,占总面积的40%以上。

生态理念渗透田田坎坎,鄂州的农业种植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全市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三分之二,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甜玉米5万亩,湘莲18万亩……梁子湖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峒山村被列入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博 责任编辑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