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门少了,靠什么加深感情?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串门少了以后,用什么来代替?串门虽然有些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交往方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1%的受访者感觉近年来互相串门的越来越少了,46.5%的受访者更愿意去饭店招待来访客人。工作生活压力大、网络社交平台发展、变得宅了被认为是“不爱串门”的主因。71.1%的受访者认为这会导致人际关系越来越淡。

串门,本质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的时间相对自由,但活动范围狭窄,娱乐、交际手段单一,再加上普遍贫穷,承担不起其他交际方式的成本,于是串门就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不过早年间,城市仍然流行串门,这是因为虽然生产方式变了,但绝大部分人依然是单位人,活动范围狭窄,娱乐和交际手段单一、收入偏低的特点都没有变。

而这次调查是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农村,农村也出现了“不爱串门”的现象。相信在很多人的记忆中,串门是农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去邻居家,基本上跟到自己家一样随便。现在居然也在变成记忆的进程中,不免让人有些感叹。这表明,农村也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农村了。现在的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有的人做生意,有的人也过着类似上班族的生活,这必定会引起他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就生活方式本身而言,也已经“城市化”了,出现了种种串门的替代品,最早是电视机,现在则是手机、广场舞之类的,串门于是被逐渐遗忘了。

这不免会引起很多人的感伤,人是念旧的生物,更何况,串门与很多美好的个人记忆联系在一起。但也必须指出,人们的记忆往往有过滤功能,往往会把不好的东西从记忆中过滤掉,只留下美好的。实际上细数起来,由于串门引发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为数不少。时代变了,串门这一习俗只能越来越少,很难被保留下来,感伤也无济于事,所以感伤完毕,该干啥就干啥去吧。

关于这一现象,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串门少了以后,用什么来代替?串门虽然有些缺陷,但仍不失为一种健康的,充满人情味的人际交往方式。串门这种形式在当今社会很难再持续下去了,但是其中蕴含的精髓能不能传承下去呢?现在确实有很多健康、温馨的事情来代替串门。但令人担心的是,当代的生活方式,也很容易令人变得孤僻,不利于身心健康。对于这样的人群,怀念怀念串门,并用其他的方式弘扬“串门精神”,倒是非常有必要的。(周云 编辑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