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办世界军人运动会 倒逼绿色发展加速度

武汉:大江大湖大保护

第一次,有“军人奥运会”之称的世界军人运动会,明年10月将在中国举行。

第一次,军运会将集中建运动员村,入住100多个国家的上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

武汉市黄家湖东岸,军运村施工正紧锣密鼓。军运村规划之初,武汉就提出:以“不冲击湖泊保护线、低排放、零污染”为标准,打造“原生态风貌与后现代文明高度结合”的示范项目。

这是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时代新气象的机会。

“世界各大城市都以举办重大赛事为契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竞争力,这也是全面振兴武汉的机会。”武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大开大合,武汉的城市地理人文格局世界少有。武汉明确目标: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军运会各项工程建设,争当促进人与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杆,借军运会良机争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

打造世界知名滨水生态绿城

也是第一次,第七届军运会所有比赛项目都放在一个城市。往届在海上办的帆船、海军五项等百余个户外涉水项目,这次都在武汉这个内陆城市进行,让人称奇。

“关键我们有天然禀赋,又有多年绿色发展的成果,符合国际军体的办赛理念。”说起个中缘由,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副秘书长王沈顺相当自豪。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坐拥长江汉水,166个湖泊镶嵌城中,水体超过市域面积1/4,大江大湖的生态资源优势令人羡慕。

“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武汉打造世界知名滨水生态绿城的执着与担当,也令人瞩目。

东湖,是武汉166个湖泊中最负盛名的一个,也是武汉做好水文章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军运会公开水域游泳和帆船赛就放在东湖水域。新建的一个可泊百余艘竞赛帆船的基地,已在东湖的主湖——郭郑湖近岸水中初现雏形。

在东湖里游泳?10年前还没人敢说行。上世纪90年代起,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让东湖水质一度跌到劣五类。每到夏天,湖面就有浓浓的臭腥味,路过者无不掩鼻。

如今,借军运会东风打造“武汉帆船基地”品牌,已呈箭在弦上之势。武汉市发布的《2017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东湖水质明显提升,今年内有望全面达到三类水质。东湖正重现碧波万顷,吸引从陆地马拉松到水上马拉松的多项大型赛事接踵而来,“最美赛道”的口碑不胫而走。

再游东湖,你会为武汉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东湖、将东湖打造成城中湖典范的理念与气魄、执着与担当点赞。

全面退渔、全面截污、全力清淤……痛定思痛,武汉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修复水环境。这不,目前国内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在青山区的北湖之畔崛起。大东湖核心区的城市污水,将通过长达19.2公里的污水处理深隧直输到此集中处理,尾水水质按国家一级A标准排入长江。

一期28.7公里,二期73.28公里,一任接着一任干,绵延100多公里的东湖绿道,城湖相融、山水相依,成为武汉最大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绿心,入选“联合国人居署中国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当前,东湖绿道正全力推进三期建设,提升功能内涵。明年,整个军运会马拉松赛事都将在这条世界级绿道上完成。

在武汉的决策者看来,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就是最基础的城乡建设,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就是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科技+制度”重典治水

走进军运会东湖帆船基地工地,只见现场堆放着一些1米见方、留有钢筋扣环的水泥预制块。一位工程师介绍:泊船栈桥原准备用钢筋水泥浇筑,为了环保而改为预制块沉底、钢架支撑桥面,既不影响水质,又便于赛后拆除。“现在对东湖原生态的尊重前所未有,建设全过程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

今日武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意识和工作导向深入人心。直面长江大保护的难点,武汉强化担当、创新举措,铁腕治江。

5月28日,一起危害长江流域环境资源保护涉黑案在武汉市中院终审宣判。被告刘洋等16人团伙,控制垄断长江流域武汉部分水域非法采砂,组织特征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要件,团伙头目刘洋、黄华宇均被判刑20年。

零容忍、斩链条,武汉持续保持对非法采砂高压严打的强震慑,不久前还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增补“长江、汉江本市管理范围内禁止采砂”规定。

穿行武汉河湖周边,常见无人机在高空盘旋拍摄,不留监测盲区和死角。“科技+制度”强化担当重典治水,武汉进入“最严护湖时代”:制定实施11部涉水地方法规和规章,并将湖泊保护作为全市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恶性填湖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以及“天眼”、无人机等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推进河湖网格化、智慧化管护。

“确保湖泊一个不少、水面一寸不减”的“紧箍咒”越念越紧。针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汤逊湖等湖泊被违规填占问题,武汉10多名干部受到党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

不久前,11个区的负责人又接到“长江武汉段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情况通报”,有负责人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长江水质会与我们区政府如此紧密相关。”

以往,武汉对各区长江断面水质状况没有开展监测考核,长江流经武汉的过程中,水质上升或下降的责任是上游还是下游、左岸还是右岸,得不到全面反映。今年开始,武汉按区分段考核,实行水质“改善奖励”“下降扣缴”的生态补偿奖惩措施。单月监测、双月核算通报、年度算总账,并与干部绩效挂钩,考核动真格,各区不敢丝毫懈怠。

考核排名曾靠后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今年列出20亿元资金,用于12个湖泊入江排口治理,并将现有治污工程全面提速,确保年内投入运行,产生生态效益。

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武汉坚持真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2014年试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截至去年已有20多名干部被问责追责和追究刑事责任,其中8人因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推进不力被撤职处分。

工业重镇澎湃绿色新动能

6月20日,武汉长江主轴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军运会前左右岸大道景观全新亮相。

变“长江天堑”为“城市亮丽画轴”,引领大武汉由“组团发展”向“主轴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承载大武汉梦想的长江主轴,正蹄疾步稳走来,舒展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的美丽画卷。

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就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着力打造国家存储器、航天、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四大国家产业基地”,成为工业重镇武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

在位于武汉光谷的国家存储器基地,随着4月11日首套芯片生产机台进场安装,我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年内有望量产。而在4月24日,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迎来19家商业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集中签约。

截至目前,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已基本建立“硬件安全—通信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的网络安全产业链条,签约项目32个,协议投资达2350亿元。正在紧张建设的武汉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也已吸引了10多家国内领军企业签约。未来几年,一座90平方公里的“无人驾驶之城”将在这里崛起。

咬定提升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目标,武汉拿出了“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的劲儿:从将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到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从整治“新衙门作风”到力推“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模式改革,从力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到实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

而在长江与汉江交汇的武汉南岸嘴,依然是一片“岁月静好”。除了必要的绿化,这块占地180亩、极具商业价值的黄金宝地,18年来一直没有被开发。南岸嘴规划编制已经过了20多轮,但是市民、专家对开发意见分歧大。历任武汉市决策者都认为,在没有完全想好以前,此地最好留白。

多了一份从容的武汉,拟划定长江沿江两岸用地控制区域,规划建设沿江绿化带,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护起来,把发展空间留给子孙后代。

大江大湖大保护,正在不断改变人们昔日的武汉印象,一如街头标语所宣示:“武汉,每天都不一样!”

(人民日报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