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山甜玉米甜了生活

冬季进补,玉米被不少养生达人列入食补清单。一碗热腾腾的玉米排骨汤,一块甜丝丝的奶香玉米烙,暖胃暖心。 

一根玉米拉动一个产业,丰富了餐桌,也带富了农家。杜山镇提出全面退出“一般农业”,在当地规划的农业发展三大板块中,玉米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钻研技术、错峰上市、建冷库、办玉米节……围绕甜玉米产业的一番番有益实践陆续上演。杜山正在探索做大做强玉米区域性品牌,延长产业链,创新盈利模式,真正用甜玉米给父老乡亲带来甜日子。 

顺“市”而为农户尝甜头 

11月底,对大部分玉米种植户来说,已过了旺季,可在杜山镇东港村玉米大户邱小初看来,“黄金时段”才刚刚开始。 

“别人的玉米基本上已经采摘完了,我家的还有不少在地里。想赚钱,就得学会这错峰上市的法子。”他看看玉米长势,喃喃自语,“估摸着再在地里养10天应该没问题。” 

“春玉米赶早,秋玉米赶晚。”这是邱小初总结的经验。按种植传统,大家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后为春玉米育种,可他偏不。每年春节前,他就开始在大棚育种,玉米比其他人早20天上市。 

“春玉米一天一个价。赶早,市面上卖玉米的少,我的价格自然就上去了。”靠着打时间差,今年春季,邱小初的玉米比普通农户利润高出一倍多。

到了秋季,他算准日子比别人晚了十来天开种。如今,大部分人的玉米都收了,他的玉米才刚刚上市。 

“一亩纯利润应该有3000元。”今年邱小初种了近50亩玉米,算算这账,他笑眯了眼。 

产生高利润也不仅仅是靠时间取胜这么简单。 

邱小初牵头成立了益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百余户,发展玉米种植面积千余亩。有部分村民跟着他的种植步调,效益虽不错,但仍旧不那么可观。原因出在哪? 

11月22日,农户江国京到邱小初的地里来取经。“你种的密度咋这么稀,一亩种了多少株?”“2500株。”邱小初的回答让江国京惊讶。在他看来,种多了产量才高,才好赚钱。江国京将田里的沟沟坎坎都种满了苗子,一亩种了3000株。 

两人一比产量,邱小初每亩田竟然还多500斤,江国京顿感失落。 

“不是越多越好,要比管理比质量。你看你那田里玉米棒子大小不一,就是因为密度太大,单株的营养和管理跟不上。到了市场上,小个的玉米卖不出价,更亏本。”邱小初到自家田里随意掰了几根玉米,它们个头相仿,外皮青翠,果实颗粒紧实饱满。 

“随意种、粗放管、薄利卖的模式现在行不通,顾客对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质量上不去,市场不买账。”邱小初说,研究技术、精细管理才能种出好玉米,有了好品质才有底气去抢占好市场。 

农旅“牵手”打造甜蜜产业 

11月9日,首届玉米采摘节,让杜山的田间地头热闹起来。 

“我种了一辈子的玉米,没想到现在能有玉米节,我们也当回主角。”玉米采摘节开幕的那天,72岁的农民叶淑宝兴奋地给儿女挨个打电话,让他们听听家乡办节的喜庆劲。精彩的歌舞,连台的好戏,让乡村游别具一格,在文化的传承中成风化人。 

玉米节主会场上,杜山的各大优质农产品齐齐亮相,每个展台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种植大户邱小初带着合作社的成员们,拖了几车玉米到会场来,次次都被哄抢一空。 

春之染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秦五妹同样忙得手脚不停。“本来想着这玉米节,肯定以卖玉米为主,我们就带了两百盆花来展销,没想到,沾了光,今天补了三次货,卖了近六百盆。”一场节庆对周边产业的拉动作用,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不仅卖家喜笑颜开,买家也是乐不思蜀。武汉市民邓柏华和十几位好友结伴而来,每个人都淘到了心仪的“战利品”。“我们现在就是喜欢到乡里转转,今天正好碰到这里办节,真是幸运。”邓柏华说话间还不忘到处拍照,“我要发朋友圈。这里蛮有意思,不仅玉米好吃,其他农产品也很好,我得推荐大家来看看。” 

农旅融合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还有反思与探讨。“今年组织游客采摘玉米的环节不太理想,因为没经验,人多时来不及称重和结算。下次我准备提前卖采摘票。”“我准备把大棚蔬菜种起来,不仅提供摘玉米还能摘菜,项目多了更吸引人。”一些农户开始总结经验教训,为明年的玉米节做打算。 

“我们要把甜玉米打造成一套‘甜蜜产业’。办玉米采摘节只是一个平台,可以把我们全镇的优势农产品推广出去,把美丽乡村人居环境展示出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企业前来观光、考察、投资兴业,盘活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提升父老乡亲的获得感。”杜山镇镇长潘延海说。 

拓展空间让好日子更甜 

销完这一季玉米,下王村的陈战利准备好好给自己放个假。“今年行情蛮好,有赚头呢。”忙活了个把月,虽然累,但他心里甜得很。 

陈战利自家种了40亩甜玉米,每亩能纯赚2000多元。此外,他还帮周边农户销售,每年过他手的玉米有100多吨。在玉米产销上,陈战利笑称自己有秘诀。 

“种的时候要观市,选好种子,不能盲目跟风,想好自己要往哪销,就种啥品种。”陈战利拿来两根玉米解释道,“你瞧这种黄白杂色的甜度比较高,但不耐储存不耐运输。这种纯黄色的,甜度稍低一点,但方便储存和远销,更适合煲汤用。” 

陈战利将玉米分类分等级,销往全国各地,一部分走批发市场,一部分进净菜店。“大小玉米掺在一起卖,就会被压价。归类后,不仅有利于找准顾客群体,而且好跟商贩谈价,综合效益更高。”他说。 

跟陈战利一样,下王村的许多老百姓都从玉米产业里尝到了甜头。自该村引进玉米种植项目以来,农户亩均收入从1000多元提高到5000多元。村里成立了鄂州市顺农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为农户提供玉米产销服务。 

如今,村里占地3000多平方米,库容600立方米的冷藏保鲜仓库建成,让玉米种植户又多了一重幸福感。 

“我们农民盼丰收,可有时也怕都丰收。到收获季节,市场需求量趋于饱和,容易滞销。玉米不耐储存,经常出现贱卖或直接烂在地里的现象。以后我们可以用冷藏库,在旺产时储存销售,分级分批投放到旺销的市场。”种植大户闵长生说。 

“打造冷链,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展空间。”杜山镇负责人认为,规模化种植、集散能使冷链、运输等单位成本得以缩减,从而真正实现收益最大化。 

对于玉米这样的初级农产品,打造品牌也是保证农民收益的有效方式。“在传统销售渠道里,没有标识性的农产品很难吸引回头客。区域性公共品牌很有必要。”鄂州惠生活电商负责人王贵生认为,产品商品化、商品网货化、网货品牌化正考验着传统农业的各个环节,农民“放下锄头拿起鼠标”非一日之功,在确保质量与规模的前提下,政府与市场的手合力,打造出品牌,赢得市场,乡里乡亲的好日子才会更甜。 

想了解更多详细,请点击延伸阅读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博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