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村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盛夏的武圣村,郁郁葱葱的生态林木将整个村庄纳入怀中,洁净的柏油马路托着树荫旖旎延伸到村子的尽头。乘着凉爽的微风漫步其中,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满目创新创造的活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在这里徐徐铺展开……

武圣村地处华容区段店镇北部,全村12个自然湾,13个村民小组。过去曾是段店镇最贫困的村庄之一,自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8岁的村民陈彩玲现在是村里的公益保洁员,她每天一早就会把各户门前的垃圾分类箱和路面落叶清理干净,整个村庄都被打理得好似新的一样,环境的改善她是亲历者也是受益者。

“过去夏天蚊子、苍蝇漫天飞,下雨天出门满脚是泥。现在路好了,灯亮了,景美了,生活更有滋味了!”谈起身边的变化,陈彩玲脸角堆满了幸福的微笑。

可喜的成绩来之不易,村庄环境治理之初,也曾遭遇困难。因需要拆除各家的旱厕、猪圈等建筑附着物,有些村民觉得不方便、不理解、不支持。工作难推进,武圣村两委班子没有退缩。他们坚信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落脚点和关键点都在基层党组织。

“我们就自己带头,先拆、先改村两委班子和70多个党员家的,再逐户上门做工作。”武胜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民回忆起当时的决定,目光坚定有神。

改造后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有了直观感受,态度开始逐渐转变,治理工作全面铺开......2015年,武圣村实现垃圾分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并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十大荆楚最美乡村”、“湖北省宜居村庄”等荣誉。

“美了村子,还要鼓起袋子!”武圣村两委班子把实现村民的期望作为工作目标,把抓班子、强队伍作为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开展“能留得了人、能增得了收、能吃得了苦、能解得了难、能保得了安”创建活动,着力加强“五能支部”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

前村支部书记陈新胜是在外创业的能人。受邀返乡后,他先后引进了7个花卉苗木基地,武圣村总计流转1100多亩土地。现在,村里的壮年劳力近半数在苗木基地及上游行业就业,100多名村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村民陈福元今年60岁,在武圣村锦然绿化工程公司花卉苗木基地工作已经有3年了。他跟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家里流转了8亩土地,每年租金收入4000元,每月在基地打工收入近4000元,一年下来差不多有5万元。”这个收入,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有了良好的苗木产业集聚基础,2013年,武圣村又迎来市政府引进的台湾杏福农业生态园,整村主动流转土地1680亩。全力打造农村旅游休闲观光5A景区和省级、国家级农业开发区,并将建成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商创业安居的首善区、高新农业科技创新区、农业永续发展示范区。从此,武圣村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该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越走越宽。

产业兴旺的同时,村庄建设进一步提速。如今,武圣村道路硬化实现全覆盖,太阳能路灯实现组组亮,自来水管网实现提档升级,水渠、池塘、土地整理稳步推进;村民议事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三心”合一;多媒体电教室、图书阅览室、计生普查室、卫生室“四室”完善;计生知识普及栏、农业技术信息栏、环境保护公告栏、村组财务公开栏、精神文明宣传栏“五栏”健全,灯光球场、村部游乐公园等项目相继完工。

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杨新民表示:“我们将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更加努力的把各项工作做好,以基层党组织为堡垒,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乡村治理,发展村级经济,全力把我村打造成全市乃至全国的先进村。”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