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有这么一条鱼
周身萦绕着传奇色彩
它游弋于中华古诗词海洋中
被历代文人雅士吟诵
绵延一千七百余年
它是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科学家命名的首个鱼类种名
毛主席的一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令它蜚声中外
它,就是盛产于梁子湖的武昌鱼
不过,今天主角不是它
而是隐匿幕后、鲜为人知的一群人
他们或埋首科研
或沉迷古籍
或寄情光影
都在各自领域为武昌鱼产业及文化推介夯基筑垒……
武昌鱼产业在鄂州发展已有67个年头,如今已形成一条囊括上下游、配套较完整的产业链条,“鄂州武昌鱼”品牌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证明商标,成功走出国门,成为鄂州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名片。然其产业之发达凭借的绝不只是一句“广告语”,它的背后有着一群深入江河湖泊数年如一日的水生生物学家和研究者。
近日,我们有幸拜访武昌鱼产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徐兴川,听他讲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昌鱼产学研的发展历程。
1955年2月至1957年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30多位研究人员进驻梁子岛,在梁子湖进行新中国首次大型湖泊鱼类研究。
▲水生所梁子湖工作者部分人员合影(1957年)
期间,鱼类生态学家易伯鲁与同行发现,梁子湖的鳊鱼中,除有记载的三角鲂和长春鳊外,还有一种鳊鱼是以往文献上没有的,当地渔民称其为“团头鳊”。通过形态解剖,对骨骼、形态和内脏等进行对比,易伯鲁将这一新物种命名为“团头鲂”。
由于三角鲂和长春鳊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分布,唯团头鲂是梁子湖独有品种,故而1967年,易伯鲁在《关于武昌鱼》一文中写道“如果要正名定分,那么武昌鱼就应归团头鲂所专有”。易教授的观点颇具权威性,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此后,国内外一致公认团头鲂(武昌鱼)的模式标本出自湖北梁子湖,梁子湖为“武昌鱼母亲湖”。易伯鲁也被人们尊为“武昌鱼之父”。
▲易伯鲁在梁子号上观察(右一),左是站长、鱼类学家刘健康
令人称奇的是,这支研究队伍相继走出了刘建康、王祖熊、蒋一珪、曹文宣、朱居宏、陈佩薰、伍献文、沈蕰玉等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此后,女科学家柯鸿文成功驯养武昌鱼,开创我国土著鱼类驯化养殖的新纪元;杨干荣教授为武昌鱼制定国家标准,使武昌鱼走上规模化养殖轨道,为其它鱼类养殖提供了样板;“鱼博士”周启才,自行配制出适合武昌鱼的膨化颗粒饲料,使武昌鱼亩产达到526斤,比传统养殖方法喂养高出35倍;“渔民教授”王为民深耕鄂州十余年,为武昌鱼良种培育和推广普及作出重要贡献。
“原种是保护基因纯正,推广养殖就需要良种。”徐兴川详细介绍了两者区别。外形一致,基因不同,经过多代生物技术培育,优良性状发挥,良种生长速度快,病害少,含肉率更高,含水分更低。“我们日常食用的武昌鱼大多为良种培育,这都得益于几代人接续研究及政府大力扶持。”
目前,鄂州主养、混养、套养武昌鱼面积共计40.34万亩,全市共有9家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形成了年繁殖60亿尾鱼种的能力,其中湖北团头鲂原种场是全国唯一以鱼类命名的国家级原种场,存池武昌鱼苗种亲本3000组,年可产武昌鱼原种鱼苗2亿至3亿尾。
除了实现科研和生产的大融合,武昌鱼还承担着一份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沉淀。
历来,围绕武昌鱼存在两个争议,即地名之争和鱼种之争,这些争议像谜一样困惑着人们。如果说易伯鲁教授从生物学角度让武昌鱼和团头鲂划上等号,那么鄂州学者艾三明则以史考对武昌鱼身世进行了解密。
鄂州融媒9“那年我去辽宁丹东出差,下了火车,寻了个巷弄里的小馆用餐。店里只有三道菜,其中一个就是武昌鱼。我甚为惊讶,这里可是祖国边陲呀,可见武昌鱼影响力之深远。”艾三明回忆道,也正是这次差旅见闻触动了他对武昌鱼之谜的探究之心。
▲公元221年,孙权建都武昌(今鄂州),常在钓鱼台处取鳊鱼大宴群臣,后又回迁建业,至孙浩时再欲还都武昌,民间便有”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童谣流传,武昌鱼名也由此而来。
2000年,艾三明在编写《鄂州名胜古迹鉴赏》过程中发现,南宋武昌县令薛季宣曾在《鄂城篇》中提及“死生建业信徒语,石盆古渡犹多鱼”,这里既对应了三国“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的典故,也点明了武昌鱼的具体产地。
后经考证得知,石盆古渡临山,即今西山。由于西山临樊水一侧钟乳石受水浪冲击磕撞,形成“杯樽状”的石臼,北来的江水遇石受阻,又形成一处大的洄流和小的洄流。鳊鱼有洄水嬉游和群聚深水及岩石缝隙的特性,在梁子湖生长成熟后,随秋后外泄的湖水,沿九十里长港,游弋到樊口进入长江,在河槽深处越冬。由于这个地理条件,樊口才成为了鳊鱼的主要捕捞地。
光绪《武昌县志》也有明确记载:鲂,即鳊鱼,名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洄旋,渔人置罾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
“如同摸到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这给予我莫大的信心和底气。”于是,循着武昌鱼遗留岁月中的点滴,艾三明仔细寻觅它的身影,勾勒其游踪。经十三载梳理、思考和积累,形成专著《武昌鱼之谜》,全书共五章34万字,图片百余幅,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历代诗家品鱼观鱼的形象描绘,为世人认识武昌鱼提供了依据。
“集诗词、历史、烹饪、养殖、旅游及民间文化于一身,武昌鱼这条名符其实的‘文化鱼’,是古都鄂州绚丽吴楚文化一个典型代表,我们不能身在宝山不自知,要将其充分挖掘和传承发扬下去”,艾三明表示。
一张照片对普通人只是回忆
但于摄影人杨占先来说
这方寸间
却藏着他的一段精彩人生
鄂州融媒22“近水识鱼性,对武昌鱼我是有着特别情结的。”长于梁子湖畔,祖辈世代打渔为生,杨老聊起鱼来,那是头头是道。凭借一腔热爱,自财税工作岗位退休后,他自配设备,自掏路费,投身摄影。
1999年,杨占先接到一项特殊任务——拍摄武昌鱼。因为武昌鱼很是娇气,离开湖水后存活时间不长,如何顺利完成拍摄,让他绞尽脑汁。
经多方试验,总算觅得法门。首先,须从湖里挖些扁担草,这是武昌鱼喜食的一种水生植物,青嫩如玉带,连泥带草放入玻璃缸中养着,待一周后,再行捕捞,将武昌鱼置于缸中,实时观察,捕捉最灵动清晰的瞬间。
“可谓千年等一回,中途光鱼就换了好几茬,没点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个事成不了。”杨老说,整个拍摄周期历时21天,用了4卷胶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这幅四条武昌鱼从水草中游动而出的作品获多方肯定,成为武昌鱼最具代表性的摄影照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各种摄影类的荣誉也接踵而至。2006年6月6日,该作品在香港《大公报》登载;2021年4月12日,外交部将这张武昌鱼照片作为湖北元素向全世界推介。
不仅如此,为凸显鄂州“百湖之市”的特色,杨占先还先后拍摄了以武昌鱼为首的八十余种淡水鱼,其中部分被《常见水产品实用图谱》收录,带动鄂州名特优水产品摄影,留存下很多稀少品种的珍贵影像记录。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摄影是我钟爱的事业,我会不遗余力走下去。”今年已是75岁高龄的杨老坦言,他向来视推介武昌鱼为己任,也希望未来这张金字名片能够更加夺目璀璨……
照片:肖俊
文稿:梁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