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治理” 共铸乡村振兴“同心圆”

近年来,梁子湖区围绕政之所向、发展所需、民心所盼,把党建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引擎”,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行走在东沟镇茅圻村的柏油路上,放眼望去,家家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一栋栋漂亮别致的农家院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村民欢快地唱歌跳舞,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

自从听说要更换新的社保卡后,茅圻村胡自如湾80岁的村民刘传龙开始坐立不安。这时,“巧巧工作室”成员余巧带着工作人员上门了,耐心地帮他办理好,告诉他任何时候有任何事情,都可以给她们打电话。

“我知道有事可以找‘巧巧工作室’,但是没想到她们来得这么快。”刘传龙见人就夸,“如今的工作方式的确不一样。”

“巧巧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8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梁子湖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之一。在区、镇、村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该工作室由茅圻村党员余巧发起,现已成为党建引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有效平台之一。3年来,工作室运转良好,经验模式已在全镇8个村推广,志愿者增至200多名。

东沟镇余湾村在“巧巧工作室”基础上,探索出“巧+”模式,在涵盖了“巧巧工作室”所有无偿服务的同时,为村民提供看护、照料、食堂等有偿服务内容。“今年3月,村里成立了帮助家政服务公司,满足许多外出务工子女的父母被照顾的需求。”余天栋介绍。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打造有温度的工作室、有温情的基层治理模式。梁子湖区突出党建引领,在沼山镇王铺村整合了“巧巧工作室”志愿服务事项、“红色议事厅”议事功能及“幸福食堂”为民举措等,探索建立“一米巧心”红色服务站,着力形成党建引领下群众积极参与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生动实践。

“红色服务站接到群众的诉求后,到议事厅与大家一起商议,将问题解决在最基层。”袁海波介绍道,“红色议事厅是由村里13名有群众基础的党员、乡贤、老教师等组成。每周五上午,1名服务站成员在议事厅收集群众心声,对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村党支部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每半个月组织召开一次服务站成员例会,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上周,通过红色议事厅为村里山下袁湾和山下张湾解决了用水难问题。如今,全村渐渐形成有事先找红色议事厅、有事自己先解决的氛围。

在梁子镇沙湾村,“沙湾红管家”发挥着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让群众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及时解决,深受群众好评。

如今,梁子湖区正大力挖掘、整合“巧巧工作室”“红色议事厅”“沙湾红管家”“和事佬协会”“民生小铺”“党群连心站”等党员服务群众社会治理品牌的经验做法,结合全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整市提升 城乡融合”试点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一米巧心”红色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努力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先进做法,并在全区87个村(社区)全覆盖,营造“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

“当前,梁子湖区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勇当‘探路者’、奋进‘先行区’,以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抓手,融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治理思想,倾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梁子湖。”梁子湖区委书记蔡和林说。

全媒体记者:胡倩  通讯员:黄法松

编辑:周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