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清是鄂州市平安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会理事,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国庆七天假,蔡武清是在湖南湘潭过的。在那里,他不是休闲度假,而是考察当地的湘莲加工企业,洽谈合作,“下一站,到四川峨眉山,想跟当地的弹花企业谈下。”10月8日,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平安合作社前场晒稻,后院则是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碾米机环围而立。
每天凌晨4时左右,后院便热闹起来,四邻八乡汇集来的新鲜农产品被整理、分类、打包。
6时许,一份份菜包装车出发,上武黄高速,走绿色通道,直奔武汉。
8:30前,这些来自田野的时蔬、香米、活鱼便出现在武汉部分小区的大门口,等待“亲们”领取。
蔡武清他们出差在外的同时,合作社后院在这个国庆长假也没闲着。6台收割机从这里出发,在鄂州多地的稻田忙碌,共抢收了11000多亩中稻;3辆小货车奔跑在武汉鄂州之间,向武汉送去了团购的大米3.7万斤、蔬菜4.3万斤、鲜鱼1.5万斤。
2009年,蔡武清的侄儿蔡良凯回乡带着7位农民创办了鄂州市平安农机专业合作社,现为合作社理事长。10多年的发展,合作社拥有大型拖拉机、打浆机、高速插秧机、无人植保飞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碾米机等适用农机具208台(套),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今年,平安农机合作社在全市范围内机插水稻1.3万余亩,飞机直播近1.5万亩稻田。同时,自身耕种了千余亩水稻,流转的稻田涉及周边3个村,“去年种了700多亩,今年扩种水稻,把300亩湘莲田改成了稻田。还有,今年又有农户不种了,‘捡’了四五十亩的撂荒田。”在何桥村采访,蔡良凯告诉记者。
鲜藕装运,送往武汉
“湘莲田改成稻田?收益不是少了么?”记者不解。“实话讲,种湘莲肯定比种水稻赚钱。可是,粮食安全是大事,饭碗端自己手里,更放心些。种多种少,也是自己一份责任。”蔡良凯平时关注国际时事,对此,他有自己的理解。
单就种稻来讲,蔡良凯告诉记者,今年,人工、油料、农资的成本增加,再加上天干,每亩抗旱需要的水费最少得70元,“今年一亩稻田的成本比上年增加了200多元,仅靠卖稻谷,能顾本就不错了。”
岂不越种越亏?“有补的地方,就不担心亏嘛。”蔡良凯有自己的账,“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十湖’稻米有市场,是自己的小事,把这个小事做好是我们的发展大事。”
经过多年的经营,平安农机合作社已形成了种植、收割、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前,我们只知道种,种植是亏本的。在亏本的过程中,摸出了产业链。”蔡良凯说,“现在,我们每年可销售大米200万斤。‘十湖’这个品牌在武汉比较吃香,平均每月网上销售有两三万斤,新谷上市,可销售到五六万斤。”
5年前,合作社给省疾控中心生活社区送团购大米。没想到,稻米的香味打开了一条社区团购之路,还带活合作社周边的农产品。
目前,他们共建了47个武汉社区群,每个群就是一个团购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社区居民直接定购米、菜、水果、鱼等,并且先打钱再送货。
“好的农产品出自哪里?并不在大街上,也不在大超市,更不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而是在千家万户的农民手里、田块里。”蔡良凯打开手机团购平台给记者看,上面的这段文字别有新意。“从田地直上餐桌,新鲜,贵一点都不要紧。”有社区居民在团购平台上这样留言。
“每天每车200份起送,米按20斤、10斤的标准分包,鱼、菜、果按订单配齐。马上,螃蟹也要配送了。到了年关,糍粑、豆丝也是热门。”蔡良凯说,“每年,我们还组织两次社区居民参观稻田活动,煮新米、炒新鲜菜,他们晓得几高兴。你说,我们的稻田还能不种么?”
这次组队到湖南、四川出差,合作社有自己的考虑。湘莲、棉花也是蒲团的种植特色,他们想把湘潭的湘莲加工企业、四川峨眉的弹花加工企业引进过来,“没有产业链,就没有产业。没有产业,稻田也鲜活不起来,更别说端牢饭碗。”
值班主编:郑博 监制: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