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空经济区杨叶镇古塘村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探索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就地调处、家门口就业、乡风文明等乡村治理模式,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深秋时节,走进杨叶还建楼一区,这里高楼林立,四周绿树环绕、错落有致,不少居民徜徉在蜿蜒的小道上乐享秋日暖阳。而在几年前大家的生活还是另一种光景。
古塘村原来是一个省级贫困村,全村1284户,总共5129人。2017年因鄂州花湖机场建设,老百姓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支持国家建设,整村拆迁,大部分村民搬至杨叶还建楼一区和二区居住。然而,因为失去土地,就业条件不畅通,相当一批人常年未外出,长期聚集在一起打牌、喝酒,容易酿发吵架斗殴等群体性事件。同时,从村民变居民,从平房到楼房,许多人的思想观念在短时间内难以转变,导致居住环境杂乱、无序,矛盾从生。“在小区旁边租一些菜地种菜;家里用的农具,都放在楼梯间,都堆满了;没有用的杂东西,他们也舍不得,水表箱,电箱都堆满了......”村委委员曹祥伟说。
“当初花大力气迁村,是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古塘村必须改变!”那段时间,村“两委”干部坐不住了,常常开座谈会,绞尽脑汁想解决办法,除了耐心引导,更重要的是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村“两委”积极谋思路破旧局,以抓党建为突破口,通过与历届村老干部谈心,党员谈话模式,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与全村近120名党员沟通,制定探索了古塘村党员梯级管理办法以及积分制考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努力下,群众的话语权多了,干部和群众关系进一步融洽,群众与组织的心贴近了,许多矛盾纠纷迎刃而解。“衣服不能随意晾。”“车辆得停放有序。”“楼梯间不能摆放杂物。”......如今,大家对小区居住环境已形成共识,生活秩序逐步规范起来。
为主动服务好群众,村里充分发挥党员力量,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凤兰姐志愿者服务队”。今年70岁的杨金秀是杨叶镇古塘村10组村民,两个儿子长年在外打工,自己一个长期在家独居。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双目失眠,每天还要打胰岛素,生活十分不便。“把我照顾得很好。买生活用品,买药买针,都是她们帮忙。自己想吃什么,只要说一声就很快送到,比我的儿女还体贴些!”提起志愿服务队,杨金秀老人十分感激。“仅去年一年在为留守妇女、儿童以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1000余人(次)服务的同时,还收集问题线索100多条。通过我们的志愿活动,帮群众解决了一些烦心事,操心事,也帮助解决了居民家庭上一些矛盾的事。”村委会副主任邵凤兰说。
在改善环境,让村民实现“安居”的同时,村“两委”又在为群众“乐业”上做文章。村里先后开办了劳务公司、农林科技公司、建材公司等,安排数百人就业。“村里办劳务公对失地农民来说是一个再就业的机会,每年高峰期可以安排务工100多人。在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下,技工每人可以达到五六千元钱一个月,小工也可以达到三四千。这样可以改善民生,改善失地农民的生活。”古塘岭劳务公司管理人员叶正刚说。
目前,建筑面积近3000㎡的古塘村农副产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主体结构于10月底封顶,预计2023年2月份投入运营。村党总支书记潘龙珍介绍,该项目可实现年交易量过千万元,产生利润50万元以上,将带动杨叶镇的果蔬推向全省,同时有效地调整市场的供需矛盾。另外,加工分拣可以提供30多人的就业岗位,带动当地菜农以及经营户上千人。
如今的古塘村,环境秀美、百姓和乐、乡风文明,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2021年开始,村集体每年为村民购买各类保险近50万元,为65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共计25万元。为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组建成立了古塘岭楚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三十多名群众参与的楚剧团每逢重大节假日就会为村民演出,绘声绘色的表演总能迎来无数观众欢快的掌声,让古塘味道深入每个村民的心中。
“环境好,生活好,住得好,确实舒适!没有机场建设的话,就不可能搬到这里来,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村老支书曹建生由衷地高兴。
全媒体记者:潘继驰 王奕晨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