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早晨,湖北省鄂州市临江乡胡林村邓刘廖片区现代农业产业田园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每一片嫩绿的花草尖上,都挂着一颗晶莹的露珠,像珍珠一样剔透,亮闪闪的,听到脚步声,它们顺势滑入花草丛中“蒸发”了。
“看一看绿油油的小麦,闻一闻泥土的味道,再到广场上健健身,舒服得很,这好的环境真是我们的福气啊。”70多岁的村民老刘一边走在村湾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一边高兴地说。
近年来,胡林村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以建设“精干实力美丽幸福胡林”为目标,通过夯实“组织引领”、突出“党员示范”、强化“干群联创”,推动党建与特色产业、基础项目、民生事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村强民富,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组织引领让班子“强”起来
农村强不强,就看领头羊。胡林村总人口3146人,15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湾,7个党小组,有耕地2899亩,水田1286亩。村“两委”有经过商的,有从乡直机关回村的,还有90后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胡金辉说道。
村级换届后,村支两委队伍焕然一新,选出了4名组织认可、群众公认的村干部,村“两委”成员最小年龄不到35岁,大专以上学历2人,村干部队伍更纯净、三农经验更丰富、干事创业动力更足,班子综合素质大幅提升,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
村支部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远程教育平台、党员服务站,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去年以来,围绕就业技能培训、种养技术讲座、文艺表演、乡村振兴项目观摩等内容,举办各类党员活动8次。今年第3月,胡林村结合支部主题日活动组织服务型党组织满意度测评大会,全村党员、村民代表、种养殖大户等10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认真填写测评表,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测评。与此同时,胡林村在原有“一员双岗”制度的基础上深化、细化,实行党员素质公测公示制度,督促全体党员牢记身份、认真履职、提升素质。共产党员鲁俊带头为村幸福食堂捐款500元,他还带领村里贫困户养牛20头,为村民临时性就业和巩固脱贫成果拓宽了渠道。
“胡金辉从乡直机关回村满票当选村支书,他有思路、闯劲足、敢担当,善于抓班子带队伍。这几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和集体经济不断改善,村民切切实实享受了实惠,幸福指数逐年提升,全村老少都拥护他。”提到如今的变化,临江乡党委书记赵小飞感慨道。
党员带富让产业“兴”起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党建、农业、生态、文旅等资源优势,以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不断擦亮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名片。
依托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产业党支部,完善“党小组+党员+产业”机制,全村97名党员,组成7个产业党小组,每人联系3-5户产业示范户,开展生产互助,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结合“油菜花”观光、畜禽养殖、田园瓜果采摘、休闲农家乐、幸福食堂等项目推动“党建+绿色农业”“党建+和美乡村”深度融合。
支部带路,党员示范,能人带头,党群共富。老党员鲁俊既是村集体经济指导员、又是战斗员,请工用工、土地流转、播种育苗、培护管理、市场销售,都有他的身影,活像一个产业“包工头”;返乡创业青年熊兴兵创建了种养殖基地,村民 胡正平创办秦家湖农业、水产业130亩,并利用鱼塘建起休闲垂钓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村经济联合社,加入了产业发展热潮。
如今,全村产业蓬勃发展,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刘家湾种植丝瓜基地6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实现产值80万元,廖家湾、胡林大湾十二组稻虾养殖、蔬菜大棚等农业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实现产值50万元,秦家湖农业水产业130亩,精养鱼塘休闲垂钓等高标准水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全村种养殖业每年实现产值100万元,带动6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村强民富,画里村湾,胡林村正逐步向“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强村迈进。
党建花开春满园,群众幸福笑开颜。“现在村里条件好了,既离不开村“两委”的带领,也离不开党员、能人的带头,更离不开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勤劳肯干。我要继续加把劲,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刘家湾村民刘六顺种了60亩丝瓜,年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
干群联创让面貌“新”起来
乡村治,则百姓安。村“两委”以“内重治理、外重引流”为导向,深入实施“五化一改一拆”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邓刘廖片区为重点,开展危旧房、土坯房、残垣断壁清理行动,拆除危旧房10座,清理残垣断壁9处、拆除旱厕20外,新建冲水式厕所18户,将全村分为7个网格小组,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设“小微花园”,新建花坛18个,栽花21种,种树1000余棵,安装太阳能路灯60余盏,着力打造“花在家旁开、水在村中流、人花画中游”的宜居景观环境。
胡林村大力推行“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群众”组织体系,推动“五个到户”落细落实。每名党员固定联系10-15户群众,依托“党员会客厅”“党员驿站”等阵地,建立“群众提议、网格收集、支部牵线、党员办理”的群众诉求响应机制,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三单制服务模式,将“组织所做”和“群众所需”无缝对接,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用好用活“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及时、便捷、高效、智能优势,梳理民生实事45项,通过“码上办”实现“马上办”,极大提高了服务群众办事效率,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
党建赋能,振兴崛起。如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组织成了群众有事想得起的“主心骨”,党员成了村民有难靠得住的“急先锋”,胡林村华丽蜕变,乡村振兴别样红。
特约记者:陈庆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