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梁子湖区三个村蹚出乡村振兴路——村美 民富 人和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五个振兴”,如同一曲乡村振兴大合唱,而党支部就是其中的领唱者。
近日,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访梁子湖区三个村湾,记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精彩故事。

余湾村 “党员邻长”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图片 余湾村村干部与“党员邻长”走访辖区老人

  “这几天高温,一定要记得防暑,有什么需要第一时间跟我说。”7月12日,在东沟镇余湾村庄屋湾村民余后模家,“邻长”余启新关切地说道。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让余湾村的“邻长”们牵挂着辖区内独居、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他们和村委会干部一起到村民家走访。

  “自从有了‘邻长’,心里特别踏实。”村民王友强因一次意外丧失劳动力,“邻长”隔几天就去看望,与他聊天谈心,鼓励他积极面对生活。

  余湾村共有22个自然湾、17个村民小组、3300多人。2021年,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创新实施“党员邻长制”。

  “邻长制”把余湾村化整为“邻”,让管理走向精致化。

  “村干部每天与事务打交道,有时候却与村民隔着心,相互缺乏交流,村干部看到村民的身影,但不一定了解他们的想法,不一定能让村民掏心窝说话。”余湾村党支部书记余天栋道出了实施 “邻长制”的初衷,“‘邻长制’让‘邻长’更加细心地发现民情,从村民的怨言中发现合乎情理的诉求,从而来为百姓解决问题。”

  按照“就亲就便就近”原则,余湾村以30-50户为“邻”、一名党员为“长”,在每个湾组最少设立一名由群众选出来的“党员邻长”,架起“党组织+党员+农户”的乡村自治体系。

  “老余,我们家的事您得帮忙调解一下。”这是余书桑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作为党员“邻长”,村民之间有解决不了的纠纷,都会找他寻求帮助。“都是乡里乡亲,遇事你站在他们角度上想想,多跑几趟路、多说几句话,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余书桑说他调解矛盾的小秘诀是用真心换真心。

  去年一场大雨,导致村民余传林家排水沟的水溢到余汉文家,两家因此发生争吵。余书桑得知情况后,冒雨赶到现场,摆事实、讲道理,及时消除双方误会。天晴后,余汉文夫妻二人还义务帮助余传林清理水沟,两家人握手言和。

  “老宋,快来,我不行了。”去年夏天,80多岁老人徐祥枝中暑,求救党员“邻长”宋从海。接到老人的求助后,宋从海和村干部、网格员将老人送到梁子湖区人民医院,全程为老人办理检查手续,垫付医药费,直到老人家属赶到才离开。

  “去年以来,8个党小组25名 ‘邻长’联系服务群众600余户,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0余起,协调办理邻里实事200余件。”余天栋告诉记者,“党员 ‘邻长’就像村‘两委’的‘眼睛’和‘左右手’,对村民诉求及时进行反馈答复,有效地将矛盾问题消化在小组内,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王铺村 议事厅里听民意 服务站里解民忧

图片 村民喻常平在家门口给金丝黄菊浇水

  “我们湾门口地势低,要抬高一些,下雨天才不会积水。”“我们组路灯该找人维修了。”“村里现在建得这么好,是不是可以再谋划些产业。”7月以来,沼山镇王铺村“红色议事厅”里热闹非凡,村民围坐一团,围绕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村湾建设事宜,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今年来,王铺村成立了“红色议事厅”,将群众身边事、揪心事摆在桌面集中协商,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将红色议事推向基层服务工作中常态化进行,打通了基层治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王铺村依托“红色议事厅”,在各村湾设立了“红色服务站”。服务站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为易事和难事两类,易事由红色服务站和相关部门处理,难事则交由议事厅上会协商探讨,在会前将入厅协商的问题,告知相关部门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党小组组长组织村干部、网格员、驻村民警、党员代表、村民代表、村湾理事会成员开会商讨解决办法,会后相关部门与村委会合力解决问题。

  “议事厅上办理的每件难事,按照地域划分,由‘两代表一委员’作为监督人,对难事的办理一督到底,问题得到解决后及时向群众反馈并进行满意度回访。”王铺村党支部书记袁海波说。

  7月初的一天,村民熊智火急火燎来到红色服务站寻求帮助。原来,王铺村熊家海湾进湾路地势低洼,连续的几场大雨,导致主干道被淹,村民无法出行。服务站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当即跟村委会汇报,雨停后,村委会第一时间组织施工队将道路低洼处重新进行了修整,整个过程仅用了一天半时间。

  “湾子里有个废弃了30多年的膨润土采挖点,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是不是可以合理利用起来?”上个月,在议事厅里,山下张湾议事厅成员共同商议着如何让废弃采挖点得到利用。在大家的一致协商下决定将此地进行修复平整后种水果,张红林、张远寿、张绪元等人外出进行调研,确定种植沙糖桔。目前,土地已平整完毕。

  “以前老百姓们有啥事基本都不跟村里沟通,现在有了‘红色服务站和议事厅’,他们大事小事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我们。”袁海波说。

  近年来,王铺村依托金丝黄菊基地,村集体经济年年增收,2022年达到了38万元。在一次议事厅会议上,村里老党员喻家安提出:“村里的产业比较稳定,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们是不是要想办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参加会议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们都与喻家安有同样的想法。

  经过调研、外出学习,再结合王铺村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发展庭院经济来增加村民的收入。村里将基地的金丝黄菊改为盆栽种植模式,由党员带头认领,每人500盆,种在自家庭院里,村里提供盆栽,定期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并进行回收。

  “一方面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另一方面扮靓了村湾环境。”袁海波说。截至目前,“红色议事厅”与“红色服务站”累计解决疑难杂症百余个,基层难题事项办结率由70%提高到96%,真正将“村里事”变成了“家家事”,将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吴伯浩村 乡贤“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图片吴伯浩村乡贤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

  “现在村里要抓紧时间对接好萤火虫花谷项目,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7月14日,在太和镇吴伯浩村乡贤座谈会上,村党支部书记吴爱国详细介绍了村里取得的成绩和变化,各位乡贤代表畅所欲言,围绕吴伯浩村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短短几年间,村里有了文化广场,道路都进行了硬化,路灯照亮了乡村道路,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谈起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乡贤们感慨:“想不到,真的一点也想不到,就像是上演了‘变形计’一样。”

  近年来,吴伯浩村积极探索“党建+乡贤”模式,打造“花谷桃源村”。大力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全村乡贤“聚”成一团火、“散”化满天星、“固”好家乡根、“回”报桑梓情,走出致富“新路子”、干出工作“新样子”、结出文明“新果子”、想出治理“新点子”,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5月,吴伯浩村迎来一件喜事:太和镇人民政府与湖北稻萤岁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这标志着“守望萤火·花谷”项目正式落户太和镇吴伯浩村。

  守望萤火项目是打造集萤火虫观赏、科研、旅游等农旅深度融合综合体,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约1500亩,主要建设萤火虫保育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萤火虫帐篷露营地、萤火虫高端民宿等,致力于把吴伯浩村打造成我市第一个萤火虫山村以及知名的萤火虫生态景区。

  “此项目能顺利签约,我们的乡贤功不可没。”吴爱国将签约背景的故事娓娓道来。

  2021年,从吴伯浩村走出去,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吴元保,听说华中农业大学萤火虫专家付新华教授团队在寻找一个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的乡村,准备建设“守望萤火·花谷”基地。吴元保觉得吴伯浩村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符合付新华教授团队的要求,便第一时间把这条信息传递给吴爱国。

  不仅如此,吴元保还多次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的团队到吴伯浩村考察。经过一年多来的实地试验,最终确定了吴伯浩村符合建设萤火虫基地的要求。

  今年,为了项目顺利推进,村里多次组织乡贤回村,共同为项目献策出力。项目一期计划流转土地900亩,因部分村民不理解项目情况,不愿意流转土地,导致项目进展缓慢。

  党员贺其祥与乡贤们一起,主动上门做村民的工作,“这个项目能落户不容易,而且做好了能带动我们吴伯浩村的发展,对子孙后代都是有利的……”在大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下,村民们一一让出了土地。

  “业由人兴、事由人为”。充分挖掘乡贤在产业培育和市场推广的能力,引导乡贤为家乡项目“穿针引线”,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让农民在家门口有活干、能增收。

  多年来,乡贤柯慧冬为家乡建设捐资捐物达到了百万元。今年,又投资200多万元流转村里的荒山建金丝楠木基地,带动村民致富;乡贤吴先荣承包荒山荒地1000多亩种植油茶,带动本村20多位村民务工,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3.2万元……

  “天涯不改游子心,海角无泯故乡情。”吴伯浩村持续推进“党建+乡贤”模式,凝聚乡贤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服务家乡的磅礴动能。

全媒体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 李君亮 通讯员 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