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日报记者戴曾婕 摄)
“制线大王”
5年前,陈晓林从父亲陈育卿手里接过湖北枫树线业公司时,顶着不小的压力——
父亲努力30年,将枫树从负债累累的乡镇棉纺小厂盘成国内线业的领军企业,业界称其为“中国制线之王”;
顶着父亲的光环,在别人眼里,自己是实打实的“富二代”。
职工心里直打鼓:枫树的未来会怎样,“中国制线之王”的位子还保得住吗?
5年后,陈晓林写出了自己的传奇——
枫树这跟“细线”越来越壮大,产能在原基础上翻了近一倍,仅2016年公司销售收入就达到2.8亿元,今年预计可达3.2亿元。……
2012年,对陈晓林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让他深刻明白了创业难守业更难。
也许是从小看到了父亲创业的艰辛,陈晓林身上有着一种坚韧斗志和使命感。年轻的他毫无畏惧:“守业比创业更难,只有做好了难上难的事,才能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
如何提升效益?如何将这根“线”做大做强?在不断自我加压中,陈晓林吃不好、睡不好,身体也越来越差。
“最严重的时候浑身没劲,双腿只能坐轮椅。”陈晓林回忆说,那时候一心只想着做出成绩,让父辈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却没想到首先垮掉的是身体。
“枫树发展得这么好,你也不用太过操心了,守着过就可以了。”一位朋友看到陈晓林的情况,关心地说。
“守业不在‘守’字,要想守业,必须去发展、去变革,让它不断散发出新的活力,它才能得以长久生存。”陈晓林的一番话让朋友顿时语塞。
听说跑步可以缓解压力,于是陈晓林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今天一公里用5分钟,明天用4分钟,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陈晓林说,锻炼让他的身体慢慢变好,同时更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办好企业就像跑马拉松,不在乎终点,只有不断追求发展的过程。
产品结构单一一直是枫树的一个短板。经过市场调研,陈晓林了解到,有部分特种缝纫线在国内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且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发展潜力。
2013年,枫树投资1亿元新建特种缝纫线生产车间。高性能纤维复合结构等特种缝纫线一经问世,订单不断。
陈晓林的这一步走对了,这让原本并不看好他的企业老员工也竖起了大拇指。
“发展工程中,既要‘低头看路’,又要‘抬头加速’。”尝到甜头后,陈晓林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备改造。
为提高产品质量,陈晓林采用全球最高标准的乌斯特统计公报作为比较枫树线的标准,并将公司6万元的普通检测设备替换为120多万元的ISO检测设备。
2016年8月,枫树又投资1.5亿元启动智能化高端缝纫线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采用集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为一体的高端纺纱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一举措让枫树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
“只要有一种可能就要去尝试。”这是陈晓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始终坚持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每年都投入2000万元进行产品研发和设备改造。
阔步向前,枫树迈出的步伐坚实有力。陈晓林有个“枫树梦”:投资10亿元建设“枫树纺织科技园”项目。最前沿的技术,打造全球领先的缝纫线全品类生产和研发基地。
陈晓林说,企业的管理思路在变化、经营理念在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他都希望没让自己的父辈失望,坚守应该坚守的信条。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倩 责任编辑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