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的传说】吴王剑传说

西山的三国故事,莫过于吴王试剑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就知道。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真正看到吴王试剑石还是在1995年或1996年,这就是我对西山吴王试剑石的感性认识。后来又在有关资料上看到吴王西山铸剑炉及铸刀、剑的史记;2004年我还在西山孙权即位坛、试剑石、比剑石接受了湖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并写了《三国风来满西山》的文章,也就开始萌发了我写西山吴王剑传说的念头。这得益于近几年,在樊口探古的同时又辑录了西山的有关史料。终于发现了西山吴王剑的传说,精彩纷呈,让世人瞠目,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三国旅游开发价值。

吴王西山铸“剑”

剑,剑客、剑侠、剑神、剑仙……金庸把“剑”熔于小说一“炉”中;剑,无所不能,剑,无所不在。剑,戏说了炎黄子孙喜怒悲哀的故事;剑,延伸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历史。

这里我要说的是西山吴王“剑”,即孙权剑。剑是

“武”的象征,又有“昌”的寓意,吴王剑即名武昌剑。吴王孙权以武而昌又演绎出了武昌县,武昌郡的故事来。孙权的祖先,传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军事家孙武,人们说这武昌的“武”字是孙权取其祖先孙武的名字,有发扬光大、光宗耀祖之意。

公元221年,孙权迁都鄂县后,从建业迁来千户能工巧匠,建吴王宫、造武昌船(长安号)、铸武昌剑、武昌镜……又特地选调铸剑大师于西山东麓的椅子山等地筑炉铸剑。据南朝科学家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载录:“大吴刀剑,吴主孙权作。吴主孙权于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皆南铜越炭作之。文曰:大吴(小篆书)。”这段史记的载录就是西山吴王剑传说的开始。

相传孙权在西山下的(抔)湖(退)谷造“长安号”,又在西山铸大吴剑。这“长安号”是否装(造)在此地,但是“长安号”败舶湾确于此。

吴王在西山铸“千口剑,万口刀。”还先后铸了三把吴王剑,即武昌剑、太平剑、黄龙剑。人们解释三把剑,说“武昌”剑有以武而昌的寓意,太平剑是天下“太平”,又有“长安”的意思,“黄龙”剑则是帝王的象征。是否有此三把剑,无从考证。但是“武昌”、“太平”、“黄龙”却都是孙权吴国的历史。

吴王西山试“剑”

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是吴国空前强盛的时

期。据《三国志·吴书》载曰:“今北虏(曹军)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得)以宽息。”吴王颁布《受田令》,父子带头受田,亲自到蒲团的“瓜圻”种瓜,发展农业,鼓励战耕,又造“长安号”、铸武昌剑……此时孙权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随之称帝的舆论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当西山筑炉铸造出大吴剑的时候,吴王从避暑宫起驾,带领太子登、陆逊等文武百官前往朝贺,行至西山顶,见一奇峰异石,吴王雅兴即起,抽出新铸的吴王剑,霎时霞光万道,寒气逼人,犹如长空闪电一般。重臣张昭举“笏”,起贺曰:“大王新装‘长安号’,又铸大吴剑,可喜可贺,能否在此试一剑。”吴王喜不自禁:“张爱卿言是,孤正有此意。”言毕挥剑奋力一劈,如晴天霹雳,把兀立的石头劈了个半边,“一卧一立”。

吴王的侍卫官都亭侯谷利,首先领呼:“剑劈石开,一统江山,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大臣起贺毕,看到这石头竟是“一劈成三石”,人们又说这是“天意”,有“三分天下”的寓意。这座山峰后来也因这山顶的试剑石而故名剑石峰。

关于吴王西山试剑究竟是那一年,后人的说法不一,而“试剑”的含义也不同。但是,史书记载的是吴黄武五年,于西山铸千口剑,万口刀。吴王西山试剑的“传说”,还是锁定在这一时空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