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伏鸭子”习俗

俗话说:“四月一个蛋,秋后一斤鸭。”至今,鄂东南及长江中下游一带,民间还保留着八月十五伏鸭子吃的习惯(“伏”是鄂城方言意为杀)。民间认为鸭子性凉,是清火消暑的佳品,既可缓秋燥,又可“贴秋膘”。据鄂州经济开发区程操塆蔡合民老人生前讲:他祖上相传,“八月十五伏鸭子”习俗是为了纪念他的先祖蔡时举。

据《蔡氏宗谱》记载:蔡时举,字蔓帙,生于元代延佑三年(1314年),祖籍江西南昌,元末迁武昌县(今鄂州)小北门居住,以经商为生。传说蔡时举天资聪慧、膀大腰圆、疏财仗义、有胆有识。元末至正年间,连年灾害,民不聊生。那时江南人称蒙古人为“鞑子”。元朝当局为了强化蒙古人的统治,为了防止汉人闹事,规定“五十家为一社,二十家为一甲”,汉人五户共一把菜刀和一口锅,而且还要供养一名蒙古人,“鞑子兵”直接派驻各地社甲监督汉人一举一动,还要将上等田地抛荒喂马。最可恨的是汉人新婚妻子要让“鞑子”睡三晚上,稍有不从,即被杀戮,汉人敢怒不敢言。此时的蔡时举常往来于武昌樊湖各地,他同情百姓疾苦,痛恨“鞑子”残暴行径,为了拯救汉民于水火,他毅然成了“反元”的领头人。常以经商为掩护,到处联络反元斗士,决心以暴力推翻元朝血腥统治。

经过多年的秘密联络,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革命斗士,相约在中秋节这一天举行暴动,联络暗语是:“八月十五伏鸭子。”时值1348年的农历八月十五,起义条件成熟。这一天鄂城各地相约在中秋之夜所有的地方一起杀“鞑子”,除了太和夏畈一个蒙古医生外,所有在鄂城的蒙古人一个不留。此次暴动使元朝皇帝极为震怒,立即派兵前往鄂城弹压。元军所到之处见汉人就杀,见房屋和谱牒就烧,杀得鄂城血流成河一片哀嚎。此时蔡时举本可随一批义士疏散躲避,但见元军滥杀无辜,于心不忍。为了使鄂城人民免遭涂炭,他决定挺身而出,承担一切后果,他安排好后事,便毅然走进了县衙,承认杀“鞑子”是他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就这样,蔡时举被元军残忍地五马分尸于鄂城大西门,时年34岁。

此次蔡时举领导的反元起义极大地震惊了大江南北,使一大批仁人志士受到鼓舞。就在蔡时举就义三年后,即1351年8月以湖北罗田徐寿辉为首的红巾军,打着反元旗号在蕲水清泉寺举行起义,后与沔阳的陈友谅“保民自卫军”合并,相继攻克鄂、湘、赣数省,与江浙的张士诚和江淮的郭子兴、朱元璋起义军遥相呼应,给元朝统治者予以沉重打击。其间蔡时举之子蔡哲继承父志,投靠朱元璋,为大明统一建立功勋,被朱元璋封为“济阳王”。

人们为了纪念蔡时举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慷慨就义的壮举,各地起义军就将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作为反元首义的纪念日,将“八月十五伏鸭子”习俗带到江南各地,就这样,此俗一直在民间流传至今。(文/程国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