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守护粮食安全,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上”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试验基地里,绿浪拂动,水稻长势喜人。

“试验稻马上就要抽穗!8月底至9月初,新一批良种即将迎来收获期。”基地负责人朱仁山教授说。

基地位于杜山镇东港村,有试验田131亩,是武汉大学水稻原创性研究的重要基地。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朱英国研究团队60余人正式入驻,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研究、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 

习总书记的嘱托记心头      

电话连线身在武汉的朱英国院士,78岁的朱院士说起当时的场景,仍难掩激动。

“当天下午,习总书记来基地时,田间温度在40℃以上。习总书记不戴草帽,不打伞,下车直接来到田间。”对这些细节,朱院士记忆犹新。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试验基地

站在田埂上,朱英国向习总书记一一展示基地培育的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等多个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抛秧用不用秧盘?农民喜不喜欢抛秧?机械化程度怎么样?”在田间地头,习总书记向朱英国等科研人员提出了一个个细致的问题。

这些都是农民关心的问题,也是生产环节中的重要问题,这让朱英国深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关心,对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期待。

工作人员为稻谷贴标签

当听说朱英国培育的杂交稻良种推广种植面积已达亿亩以上,尤其是珞优8号水稻作为长江中下游的主导品种,累计推广2000多万亩时,习总书记十分高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各位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非常关心科研,关心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我既感到振奋,也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必将不负重托,继续做好杂交水稻研究。”朱英国说。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朱英国院士仍然坚持每年都到鄂州和海南基地,亲自下稻田开展研究工作。今年4月,他又去了海南基地。 

基地培育的良种走向国内外    

 2014年10月31日,武大东港基地挂起了“院士工作站”的牌子。 

朱英国院士,是我市推行“院士农业”引进的7名院士之一。鄂州先后聘请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等院所的院士,在路口、东港、蒲团、沼山等地建成院士科研基地17个,面积1.5万亩。此外,还从浙江、江苏等农业发达地区引进160名农业技术人才,帮助发展生态农业。

工作人员在测量稻谷叶绿素

“选择东港,是因为这里离武汉近,交通方便,水利条件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武汉周边已很难找到这样的好地方。”2011年,朱英国院士团队研究骨干朱仁山教授就来此工作。

一个水稻品种从杂交到育成的年限很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上十年才能稳定,保证生命力和种子质量。每年5至10月,研究团队在东港基地育种。11月至次年4月,转战海南育种。

行走在基地的田间地头,朱仁山教授说起基地的发展情况如数家珍。

去年,基地培育的珞红4A、两优1318和珞优9348等3个新品种通过了省级审定,已在全省推广。 

鸟瞰东港社区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有抗性、少施化肥和抗病抗虫等特点,既生态又安全。如珞优9348,亩产可达1600斤,抗稻飞虱,也是富硒品种。去年,已在沙洋建立了千亩富硒水稻示范基地。 

2013年至2016年,东港试验基地每年种植各类水稻研究与育种中间材料15000余份,高产示范红莲型和两系杂交稻新品种20个、苗头组合200余个。

目前,朱英国院士团队培育的杂交稻良种种植面积已在亿亩以上,并在东南亚的菲律宾、越南、印尼以及非洲的喀麦隆等国大量推广。

朱仁山还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今年,基地有5个品种通过省级、国家级审定。其中,有4个绿色超级稻品种。

 国内首次引进遥感技术育种    

 当天,在基地还有一个技术团队在忙碌,他们来自武汉大学遥感学院。烈日炎炎,他们在田间设置观测设施、使用无人机测量数据,个个汗流浃背。

“去年,朱英国院士和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院士共同提出了运用遥感技术促进育种的新思路。”正在现场做试验的马驿博士说,“这在国内还是首次。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根据性状、数据模型,监控病虫害、光合效率,推进育种进程。”  

他指着田间安装的2台设备说,这主要是进行光谱监测,通过分析叶绿率的变化,研究水稻叶片的光合利用率。 

台湾高接梨农场里,工作人员用竹竿为梨树“减负”

他形象地说,“相当于在田间有了一双24小时观察的眼睛,能时刻了解水稻的生长变化。”“该项交叉研究从去年6月才起步,至少要观察5至6个关键生长期,才能积累足够的数据。”

基地的不断发展,引来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去年,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曾来基地考察。全国水稻育种界的颜龙安、谢华安、陈温福、万建民等院士、专家,都曾来这里观摩和交流。 

“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朱英国院士告诉记者,“在东港试验基地,习总书记的重托,我们牢记在心。我们将把这里建成永久性的科研教育培训基地,使其成为鄂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科研窗口。它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地之一。” 

(全媒体记者 童庆 / 文  方仲华  叶雁翅  戴曾婕  闵佳杏 / 图 责任编辑王婉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