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让生活更美好|鄂州率先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

 

改革主要内容:
我市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专业化、运作模式市场化和专项治理常态化。

 

 

垃圾处理,或靠风吹,或集中随处焚烧掩埋……在农村地区,这并不算稀奇。只是,如此处理随之带来的是垃圾围村,蚊蝇孳生、臭气扑鼻、污水横流。但如今这样的现象在我市农村已基本见不到了。

 

城乡环卫一体化 农村垃圾不再随手扔

 

 

马路干净、垃圾入池、空气清新……今天的段店镇张湾村,让人眼前一亮。这缘于我市全面推行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

2012年,市财政一次性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每个湾组配备了垃圾收集车,为乡镇购置垃圾运输车、洒水车等各种环卫车辆4300多辆。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乡镇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18座,对农村垃圾房建设实行“以奖代补”。推动城市生活垃圾保洁、收集、清运和处理模式向农村延伸覆盖。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村民们发现村里的垃圾池多了,道路变干净了。在宣传鼓励下,村民们也逐步改变垃圾随手扔的习惯。“现在我们都自觉地把垃圾用袋子打包好,扔到垃圾池里,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随手扔了。”张湾村村民陈愿意说。

此外,据市统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聘用农村保洁员4896人,分布在全市3300多个自然村,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我市城乡基本实现环卫工作有人管、卫生保洁有人干、生活垃圾有人清。市环卫局负责对全市农村环卫保洁员进行统一培训上岗,少数乡镇还实现保洁员职业化,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

 

生活垃圾“零填埋”  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涂家垴镇万秀村,村民刘静一早就在收拾庭院,只见她将两三个空饮料瓶、几本用完了的作业本分别装在2个塑料袋里,“以前空饮料瓶、用完的作业本,孩子们都是一扔了事,现在可是有用处了。”

今年4月以来,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在该村试行垃圾分类积分制,将垃圾细分为4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可烂垃圾及其他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换用品,可烂垃圾进沼井,其他垃圾压成饼”的思路,对农村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进行分类积分,建立农民垃圾分类积分制度,村级成立垃圾兑换超市,村民可凭积分卡兑换蚊香、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对其他垃圾则压成饼,运送出去。

我市城乡垃圾处理已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保证日产日清。2012年起,我市对主城区百洪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覆绿,实现全市城乡生活垃圾“零填埋”。采取BOT模式与华新环境公司合作,投资8000万元建成一座日处理生活垃圾520余吨的垃圾资源化生态工厂。

目前,全市所有农村生活垃圾全部集中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理,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今年第一季度湖北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检查考评成绩出炉,我市喜获90分,排名全省第一。

 

市场化运营  实现农村卫生保洁全天候

 

6月20日一大早,段店镇泥矶村保洁员秦引弟来到责任区,打扫卫生。她是鄂州市富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聘请的职业保洁员之一,负责泥矶村部分湾组的保洁工作。

去年9月,段店镇通过择优保洁招标,将村庄环卫委托给一家专业性的公司鄂州市富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标完成后,保洁公司按照实际需要配备保洁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各区域卫生全天候保洁、全方位覆盖、无缝衔接。

“像秦引弟这样的职业保洁员,全镇有70多名。在保洁方面,我们打破了湾、组的区域划分,将全镇统一分成四个保洁片区,一个片区一个总负责人,对每个保洁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能者多得,提高保洁工作的效率。”富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张志忠告诉记者。

目前,华容区已实现全域外包、全市场化运作,全市共有一半以上的乡镇(街道)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引入保洁公司或物业公司,实施环卫日常作业的服务外包。谁受益、谁付费,建立起保洁服务长效管理机制,农村的环境也越变越好。

“村里池塘旁边再也看不到成堆的垃圾了,也闻不到难闻的气味了。” 提到农村生活环境的变化,村民陈愿意的脸上满是高兴。

乡村小路变得美丽干净了,乡村的空气变得更好了……垃圾不再围村,农村“颜值”也跟着蹭蹭地往上升,美丽乡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慧中  责任编辑王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