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年会 暨全国媒体看廊坊活动圆满落幕

6月24日至28日,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会年会暨全国媒体看廊坊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主办,中国报业融合创新联盟、河北省报业协会、廊坊市委宣传部、廊坊日报社、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廊坊日报社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200家主流媒体,400多名业界同仁齐聚廊坊,探讨新趋势、推介新技术、共话新发展。

6月的廊坊,鲜花馥郁,嘉宾云集,全国地市报同仁风云际会,在廊坊共商创新融合,共迎报业春天,一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百新,中国报业协会秘书长胡怀福,廊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曦出席活动。

王曦对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活动在廊坊召开,为廊坊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必将为廊坊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廊坊日报社借此机会,加强与全国各地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经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党报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百新在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七届四次理事大会致辞中表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成立于1988年,今年整整30年。多年来,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团结全国地市州盟报组织经验交流,开展理论研讨,为推进地市报新闻改革和报纸质量提高及推动报社经营管理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届理事大会与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创大会联合举办,活动富有成效、有特色、有亮点,必将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胡怀福在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既进行战略研讨、经验分享,又有技术展示、服务对接,通过对媒体融合经典案例的细致剖析,对前沿理念和重点问题的深入探讨,对融合技术创新成果的交流展示,引领报业在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推动新时代报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希望参会的媒体老总们认真交流总结,加强协作互动,启迪新思路,为进一步构建报业融合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七届四次理事大会选举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选举自贡日报社党组书记、总编辑陈东为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副会长。

在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廊坊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宝富分享了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经验。

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理事大会专题论坛和“报业融合发展 经营转型升级”中国报业第二届融合创新大会主题论坛。受邀媒体融合实践优秀单位、业界专家,从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领域深度分析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解读国家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与机遇,并推出融合转型优秀成果,通过分享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明确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方向,以及通过深度融合带动媒体经营创收。

大会上,还对2017年度中国报业融合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秀成果进行了表彰。


不唯GDP论英雄

——以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强市的廊坊脚步

嘉宾们参观“梦东方·未来世界”——中国首家航天主题乐园

近年来,不唯GDP论英雄,坚持创新是引领廊坊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争当河北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廊坊脚步坚实。

一张“魔丽屏”带来的魔力

5月17日,维信诺主导建设的我国首条第6代全柔AMOLED(魔丽屏)生产线在廊坊固安启动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全柔AMOLED产业化领域拥有了创新技术研发实力、具备了大规模量产出货能力,有望打造成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智造”的又一张新名片。

“该项目设计投片能力为3万片/月,年产值约200亿元,可满足9000万部智能手机屏幕需求。”该项目负责人张德强介绍,这一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重大新型显示项目,从建设到启动运行仅仅用了573天。

以投资近300亿元的云谷(固安)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为龙头,廊坊加快建设全国最大的AMOLED面板和显示模组生产基地,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千亿投资、千亿产值、百亿利税”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全力提升“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根基。

嘉宾们参观香河机器人小镇

“作为京津冀交界区域重点城市,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廊坊市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借势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全力推进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当前,廊坊正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新型显示、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文化创意等八大产业集群。第6代AMOLED、中安信碳纤维等高质量项目建成投产;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经济结构弃重就轻,产业特色更高更绿。

今年一季度,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4%;实际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增长达到64.4%;“大智移云”产业实现利税和增加值均居全省前列;三次产业结构由11∶54∶35调整为6.5:43.8:49.7,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一个技术平台带来的活力

近日走进大厂微软游戏创新中心,处处彰显着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3年多来,依托微软领先的技术平台,这里引进了新浪微博动漫等90家开发企业,40余款游戏和动漫产品成功上线运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廊坊市长陈平介绍,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该市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1+4+N”创新政策,强化各类要素支撑,持续激发“双创”活力。


嘉宾们参观香河机器人小镇


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廊坊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79家,总数达到6119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24家,总数达到377家。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家、众创空间46家,分居全省第1位和第3位;孵化场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北京研发、廊坊孵化转化”的新格局已经形成。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推进,廊坊必须在更加注重区域协同上聚焦,在打造京津冀交界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桥头堡”上再发力。

据介绍,按照建设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要求,廊坊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持续对规划、土地、房地产等实施严管严控,实现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例如,廊坊紧紧扭住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依托北京亦庄·永清高新区等7个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着力引进京津转移高端产业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累计引进京津项目798个、资金1808.2亿元;今年实施的71项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坚决一枪打出坚定信心

近年来,不唯GDP论英雄,淘汰落后及化解过剩产能,成为廊坊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打出的坚决一枪。

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138.1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降低2.74个百分点;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12003家“散乱污”企业和3861家涉VOCs排放企业全部达标……

虽然关停转改力度不断加大,但廊坊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以霸州、文安、大城等县(市)为例,转型升级后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但产品质量普遍提高,企业利润普遍增长30%以上。

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升效能,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嘉宾们参观“梦东方·未来世界”——中国首家航天主题乐园

目前,廊坊所有市县都成立了行政审批局,推出“当日办结”和企业登记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三十八证合一”,并推行了“自选套餐代办模式”“并联审批证照联办模式”等改革举措。仅2017年,就新增市场主体6.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2万户,增长达19%。

提升城乡百姓幸福指数

与此同时,廊坊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的格局越来越大。在今年的“5·18”经洽会上,廊坊市有40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引进外资3.8亿美元,国内投资658亿元。这些项目落户将对当地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产业项目加速聚集。

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最终要落脚在高标准、高质量改善民生上。

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表示:“要把工作重心切实放在补短板、解难题上来,放在多为群众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上来,为人民群众增进福祉!”

近几年,廊坊市满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农村集中供养、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城市“三无”人员基本生活补助等标准在河北省最高,低保家庭高中生大学生补助、孤儿救助等标准达到或接近京津标准,坚决兜住了民生底线。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18年,廊坊将投资31.63亿元推进道路改造、夜景亮化、地下设施等46项重点工程;投资7.6亿元实施20个绿化项目,新增绿地112公顷;组织实施健康脱贫、助残脱贫等六大专项行动,解决中小学“大班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全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互促并进。

本版文字、图片均由廊坊日报社友情提供(作者:金志超 杨锦乐 杨雅淇) (责任编辑 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