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泥土味的典型,正是田野里的希望

7月8日,本报一版推出长篇通讯《脱贫脊梁》———杜山镇柯营村农民吴厚银的脱贫故事,我们看到一个不等不靠不要、自尊自强自立的脱贫典型,他不畏命运坎坷,不惧生活重创、不怕创业挫折,用勤劳、坚毅、善良诠释了中国农民的“脊梁”精神。 

2017年,吴厚银鳝鱼养殖收入还清扶贫贷款后还净赚15万元,随后,他传授技术、成立鳝鱼养殖合作社,并和村里另外80多户贫困户,打了一场场漂亮的脱贫翻身仗。 

从自食其力到授人以渔,吴厚银用精神上的充盈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瘠,成为一方比学赶超的榜样。 

成事在榜样。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亦是扶贫事业的深水区和关键期,离不开典型引路。要让贫困户变“要我富”为“我要富”,成为脱贫的“主角”,吴厚银这样本真朴实的“身边人”,能更好地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自发找差距、补短板,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去,消灭扶贫路上“等靠要”顽疾。 

扶贫志先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摆脱贫困的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十余年如一日地坚持鳝鱼养殖,靠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取来真经,吴厚银这样接地气的“身边事”,让更多的贫困户看到,小康不会从天降,幸福要靠奋斗来。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才是主体,只有干起来,才能站起来。 

“羊群走路靠头羊。”执着于从脚下土地刨出金子,辛勤付出,纯朴耕耘,也潜心钻研,四处取经,汲取教训,吴厚银是新农民的代表,是田野里的希望。有这样的典型示范引路,可以避免“盲人摸象”“闭门造车”的误区,从而转换理念、拓宽思路、打开脱贫攻坚工作局面,让贫困户以脱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扶贫工作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好、更快,真正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 

作者:曹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