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 “约”出乡村美丽画卷

冬日,段店镇孔关村徐长湾不显萧索,树上的橘子穿上了黄色的“外衣”,像一盏盏小灯笼,配上绿叶,十分艳丽;各色旧砖铺成的小路像一条条“彩带”飘向农家房前屋后;800多米循环路连接竹林、花园、果园、草园、鱼塘,串联“珍珠”做“项链”;香气扑鼻的桂花树与“达明回乡”“和美徐长湾”“幸福乡村”“孝心图”等外墙彩绘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

比乡村美景更吸引人的是湾务宣传栏里的“村规民约”:提倡勤恳实干、反对铺张浪费、革除陈规陋习、关爱老人妇女儿童、严禁打牌赌博、维护生态文明、支持产业发展……16条“约定”已成为村民自觉践行的行为规范。

“2017年,湾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时,有的村民一时不理解,出现了‘堵车’‘堵路’的现象。”村民徐德生说,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支书何泽连白天做思想工作,晚上召开座谈会,同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从制定村规民约入手。请徐国珍、徐建江等6名乡贤具体操持,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从革除陈规陋习、治理脏、乱、差开始。与此同时,湾里专门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依托乡贤带动、群众共同发力,推动村规民约实施。

在70多岁的村民徐品堂家的大门旁,“文明家庭”红色标牌和村规民约“三字经”宣传牌格外醒目,大门两旁花坛里的菊花交错绽放,中间的花瓣向里卷着,四周的花瓣向外舒展。老徐刚刚整理完家门口的“菊花园”又拿起扫帚清扫门前的道路,还不时用手按一按脚下的步道砖。

“我们遵守村规民约,各户门前实行包清洁、包绿化、包废物利用的‘三包’规定,作为‘文明家庭’评比条件,爱家爱湾已经形成了湾里良好的风气。”老徐做完门前卫生,又进屋拿出了一个小本子,上面记录着他参与湾里美丽乡村建设的感受。

徐长湾有46户158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拆除旱厕40多处、破旧房屋7间,利用破旧砖块沿湾铺设道路共900多米,村民主动参与。同时,湾里屋外电线全部实行“五线”入地,污水管网连到家家户户,全部连接到污水处理终端设施。

“建设美丽乡村是给子孙后代造福,村民参与建设达200人次,节省用工资金2万多元。”村民小组长徐东平说。一年多的时间里,徐东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上,白天黑夜连轴转,协调施工、听取村民意见,但他毫无怨言,还捐款一万元。妻子见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有空就组织“婆婆会”,用以前小车进不了湾、盖房子只能用人力运输建筑材料的“难事”与现在便捷生活对比,发动妇女做遵守村规民约的“好婆婆”“好媳妇”,成为了丈夫好帮手。

村规民约“约”出了好民风。村民徐桂英主动捐资2万元用于湾里美丽乡村建设;徐志平、徐新林、徐汉平等18户村民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旧房进行改造或兴建,在房前屋后利用旧砖铺设道路和植树种花;改原来的旧仓库为村民议事会和红白理事会,每逢婚丧嫁娶,按照村规民约督促村民移风易俗,节俭办事。

宽敞的“达明广场”竖立着一个草书“和”字,南边建成了青砖青瓦的“达明纪念馆”。“徐达明是徐长湾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领袖之一。现在,湾里有个‘达明事迹宣讲小组’,由4名退休干部、老教师、老村民、老党员自发组成,这些宣传教育活动也写进了村规民约,引导更多的人不忘初心,弘扬先辈光荣传统。”退休教师徐国珍时常义务维护“达明纪念馆”周边环境,剪枝除草,对此很是认可。穿过一片竹林,只见一棵古树参天,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为保护这棵百年古树,湾里给每户村民发了一份《徐长湾保护古树倡议书》,倡议不取古树周围土壤、不砍古树枝、不挖古树周围的树木,并将之写进村规民约。每年清明节前后,湾里许多村民还为古树培土、铲除杂草。”何泽连说。

来到湾里“后花园”,石桥、石桌、石凳镶嵌在绿林之中,绛紫、淡黄、雪白各色菊花在风里频频“点头”。周边村湾和段店街上的一些居民也常来此散步,欣赏这里的美丽景色。

湾里有块垃圾分类区。“如今国家提倡垃圾分类,我们也紧跟趋势召开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会,设立了垃圾分类专区,安排专人管理。还把垃圾分类作为村规民约重点内容进行明确,把乡村建设的更加美丽。”何泽连对此信心满满。

特约记者:陈庆跃

通讯员:李耀阳、杜卫军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