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都做了啥? 共享发展谋了民生利

民生所指,国运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民生情怀。

在荆楚大地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民生是发展的落脚点”,用“幸福湖北”建设凝聚人心、集聚智慧、汇聚力量。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近年来,经济下行寒意阵阵,但民生改善却从未停滞,我市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75%,市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五年过去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

民生底线加紧筑牢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生活越过越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沙窝乡胡桥村3组村民王宇全笑眯眯地说。原来,他行动不便,妻子视力有问题,夫妻二人劳动能力有限,还有个在读书的儿子,家庭生活困难重重。

如今,在包保对象的帮助下,通过种田地、做豆丝,他家里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日子也越过越幸福。

像王宇全这样靠做豆丝脱贫致富的村民胡桥村有许多。在初冬的阳光下,家家户户忙着晾晒豆丝,这已成为胡桥村的一道田园风光。胡桥豆丝,这道带着浓浓乡愁的土特产引领着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我市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决战小康工作,在全省率先提出脱贫攻坚与小康建设同步谋划、城乡扶贫共同推进的工作思路,扶贫标准从人均纯收入2736元提高到5105元。

精准识别60个贫困村、14354户贫困户、59178名贫困人口。实施“六个一批”“七大工程”,建立“市级领导包乡镇、县级领导包村、科级干部包组、全体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上下决战扶贫小康的浓厚氛围。

“胡桥”产业扶贫、市环卫局“一把扫帚”结对帮扶、能人带动的鑫畅合作社、个人帮扶的“白晓芬”模式和典型在我市兴起和涌动,我市干群携手走在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标准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大道上。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今年,我市将实现9999名贫困人口脱贫、14个贫困村出列。确保到2019年我市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销号、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春江水暖鸭先知,政策温暖民先觉。一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老百姓早已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实行文化扶贫,2016年筹资1000万元,对没有电视机的贫困户开展“有线电视三免费”工作, 4392个贫困家庭有电视看了;

实行教育扶贫,3455人享受到了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免学费、课本费和给予助学金和生活补助政策;

实行卫生扶贫,扶贫对象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医保基金报销费用2083.2万元。    

…… 

更有兜底政策给特困群众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生活安稳了,心踏实了,幸福感增强了。

守住民生底线,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这五年,我市每年筹资近2亿元,由政府对特困群众的生活、医疗、住房、教育、服务实行兜底保障。

“兜底政策把我家从困境中解救出来了!”患有重度风湿性心脏病的单亲母亲李明群,在武汉协和医院做手术,花费5.7万元,医保、大病救助报销3.7万元,其余合规个人自费部分的2万元,全部由兜底保障承担。

我市为城乡分散供养“三无”对象、特困重度残疾人、特困重性精神病患者、特困重特大疾病患者、孤儿、事实孤儿和特困残疾儿童等5类特困群众提供兜底保障,五年共发放各类救助金7.3亿元,惠及全市5万余名群众。

用底线的刻度标注改革的温度。补齐短板、把底兜好、把网织密,一项项“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给市民带去热腾腾的希望,“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民生保障网更为坚实

城乡共享发展红利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宽敞,行得更通畅,环境更优美,社会分配更公平……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市民期盼,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化为一系列落地生根的惠民政策,改革发展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万鄂州人民。

和馨居小区居民熊亚民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幸福。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这套廉租房是她的新家,“这跟以前住的地方比,真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和馨居小区是主城区主要的保障性住房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共向463户、1017人发放住房补贴,1876人户已经入住廉租房。

家门口就业创业,挣钱顾家两不误。“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2条”、“推进大众创业11条”等政策,给市民创业就业发放了更多的红利。家门口“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的人圆了就业梦。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共为2.8万人发放各类补贴1.9亿元。投入2亿元设立大众创业扶持奖励基金,5年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次)。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百姓不出远门就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去年下半年,鄂州市远程会诊中心在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成立,目前,我市已有千余名患者通过远程网络得到市中心医院专家的诊疗。我市在全省率先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分级诊疗和远程诊疗;推进基本医疗服务下沉,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全科医生”,市民看病不用出远门,就能享受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

公平教育,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新校区建设全面启动,2018年秋季有望投入使用;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改革,建立覆盖城乡中小学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等工作步入全国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家庭子女免费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

“清洁乡村”,五城同创,让鄂州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宜居城市竞争力前200名城市》,鄂州排名45位,在全省上榜城市中位居第二。美丽宜居成为鄂州靓丽名片。

全面小康,不仅要吃得饱、穿得暖,更要活出高质量、精气神、高品位。

如今,在鄂州,无论大街小巷、城镇乡村,悠扬的旋律、健美的舞姿随处可见,文艺演出、民间歌舞遍布城乡,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美景;曲艺、书画、摄影、剪纸下基层进乡村,将欢乐带到千家万户,将艺术植进百姓心田。近年来,文化惠民政策让鄂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市民的文化素养也越来越高,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百万鄂州人民,亲眼见证着鄂州全景式的变革,亲身体验着民生“五位一体”全面改善。“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民生难点开始破题

幸福鄂州在改革中温暖前行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改革的“试金石”。

走进峒山社区,现代气息浓郁的新农村画卷令人陶醉。整齐的路灯、宽敞的广场、映衬着四周古典式的楼房;闲暇之际、村民们聚在一起下棋、健身、聊天、充分享受着社区带来的生活乐趣……

“这里条件好,自来水、天然气、门前的道路、屋后的绿化、家里的宽带,都跟城里一样!”村民程松林高兴地说。

“村民”到“居民”,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坚冰”。我市城乡一体化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五年大变化”的工作目标,鄂州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标杆和样板。构建了八大新区为龙头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形成了多点发力、多极增长的新格局。2016年全市城镇化率将达64.9%,居全省前列。

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全省实现“十二个率先”:率先实现国土整治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率先启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率先实现农村垃圾全收集全处理,率先启动农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率先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网格化,率先实现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全覆盖,率先实现了“一村(社区)一律师”,率先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改革。农村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多项工作步入全国、全省前列。

“十二五”时期,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2010年的2.23:l缩小到2015年的1.79:1。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速,居全省第五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在鄂州新农村生活的新农民幸福指数一路攀升。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也必须依靠人民。想得到人民支持,就必须让人民从改革中受益,有更多获得感。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政务改革,各级各部门加大放权、监管、服务力度,真正为企业松了绑、为政府定了责、为群众减了负。

“不用跑来跑去,不到一天时间,在家门口就办好了公司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前不久,在鄂州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登记窗口拿到营业执照的周屴村村民陈建武非常高兴。

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实施“先照后证”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了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试点……一系列政策出台,实实在在激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十二五”期间,我市市场主体总量由3.31万户增至6.58万户。

2013年起,市级职权逐步向八大新区下放,全面打造便民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可网上办理公共服务106项,农村社区120项,在社区盖章发证、立等可取,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

进入“互联网+”时代,老百姓足不出户,轻点鼠标便可获取信息。“真是太好了,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在网上查询到我家的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沙窝乡农民李金安在乡政府网上查询时激动地说。

在市政府门户网、鄂州政务服务网上,一些事项的办理部门、办理流程、办理地点、收费情况、联系电话等尽收眼底。

“按照以前,办一件事,不仅要跑多个部门,累断了腰也不一定能办下来,”一位企业家说:“现在好了,有了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和网上政务审批平台,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到网上查询信息、办理事项,还可以到大厅咨询、要求帮办。”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我市网上审批系统的上线,搭建了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平台,群众办事更加方便了。

市民真切感受到鄂州跨越式发展带来的福利,亲身体验到民生"五位一体"全面改善。

这一份份民生答卷,浸透着市委市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坚持眼睛向下,脚向下,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才能接地气、有人气,更好满足群众诉求。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记者 刘莲珍 孙群慧 朱靖雯  编辑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