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豆腐节

9月23日,

“太和(谢埠)豆腐美食节”,

让人们重新审视千年古镇谢埠,

那一幅幅乡村壁画温暖了人们心中的乡愁记忆。

谢埠作为古码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快来一起看看吧!

充电时刻

据说有一个叫谢林的朝廷运粮官,系江西人氏。他往来此地,见此处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便聚族居住,设立码头,组织船只为朝廷运送粮物。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这个地方为“谢埠”。

谢埠东街约百米的金盆垴是石器时代遗址,1992年,该遗址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谢埠境内,还有古冶铁遗址,从大冶灵乡(原属鄂州)开采的铁矿石运往谢埠冶炼,再冶铸成产品经码头运出。

历史上的谢埠,古河穿城而过,两岸商铺林立;灰色古石桥飞架南北,桥下敞口船、乌篷船等各色船只来往穿梭。

如今,谢埠的乡村壁画,分布在谢埠水乡的大街小巷,尽显乡村文化精髓。它主要体现两种文化,一是古码头文化 二是传统手工制作豆腐文化

江南水墨画,映衬着碧瓦灰墙。画在壁上,壁在画中,浑然一体,唯有长袖古装,舟楫拨动流水,才让时光倒流,回溯到明清古码头的繁盛。

古镇壁画的策划者是张文大,年过六旬的他是当地知名文化人士,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颇有研究。他说,因为先有码头文化,后有豆腐文化,所以北街墙上画的是码头文化,南街墙上画的是豆腐文化。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笔者发现,与北街墙上画的码头文化不同的是,豆腐文化壁画用的是彩绘,彩绘再现了谢埠先民制作豆腐的过程,从选豆到磨豆、滤浆、点浆、煮浆到制成品,无不体现了谢埠先民的勤劳和智慧;从人物的发辫、衣服色彩到所用木桶、石磨、陶缸、土灶,无不生动逼真,制作豆腐的劳动场面栩栩如生。

站在一幅壁画前,张文大讲述了其太公张崇德的故事。

清朝雍正年间,张崇德进京赶考,用沉香木箱带去了谢埠的豆腐和千张。匍匐在雍正皇帝殿下,张崇德介绍了他带去的嫩白豆腐和白如银、薄如蝉翼的千张皮,说是用谢埠当地上好的黄豆作食材,以武昌山金鸡泉的泉水制作而成。雍正爷尝之,滑嫩可口,大加赞赏。

此后,谢埠千张成为朝廷贡品,光绪十一年(1885年),《武昌县志》将谢埠千张载入史册。

乡村生态旅游,离不开乡村文化。谢埠壁画,匠心独运,深掘乡村文化之根,传承和发展了谢埠古镇的豆腐文化,是一场乡愁记忆之旅。


(鄂州日报社通讯员朱营珍 责任编辑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