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舌尖上的动能!探访鄂州泽林鱼丸行业


自古楚地宴请有习俗,曰:无圆不成席。圆,是湖北人对丸子的俗称,既描述了食物的形态,又寄予了团圆和美之意。

鄂州是百湖之市,水裕而鱼多,在本地人的餐桌上,见到鱼丸的概率更高。相传,鱼丸起源于春秋时期。楚文王在一次吃鱼时被刺扎着喉咙,当即怒斩司宴官。从此,厨师必先将鱼剁成鱼茸,压挤成形,再呈送文王。这种工艺经过历代名厨传承,

演变为我们现在吃的鱼丸。

在泽林,人们难以说清当地做鱼丸的历史从何时开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泽林鱼丸已名声远播。有人曾统计过,销售高峰期,每天有近万斤鱼丸从这里发往各地。

看似普通的泽林鱼丸有何过人之处?近日,记者到当地进行探访。

坚守传统风味打造“金招牌”

还没进腊月,但泽林老街上不少鱼丸店已忙活起来。

“以前人们买鱼丸主要是为了办酒席。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平常吃饭也会把鱼丸端上桌,春节时就更不用说了。”小金龙鱼丸馆的老板杨金玉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一天可卖出200余斤鱼丸,到了节假日这个数字可能翻几番。

泽林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鱼丸,但正儿八经地开鱼丸店,杨金玉算起步早的。

1985年,她改良了家传鱼丸配方,将其作为自家餐馆招牌菜推出。客人们饭后,总想带点鱼丸回去。三十余年间,卖鱼丸逐渐成为杨金玉的主业。

“去年高峰期,一天卖了5万元。”她说,这还不是最好成绩,早些年有时一天能卖14万元。

小鱼丸里的大商机,引发关注,泽林街上鱼丸店多了起来。靠着卖鱼丸发家致富已不是新闻。关于泽林哪家鱼丸好吃的探讨难分伯仲。

独享蛋糕的优势不再,想突出重围,杨金玉找了两条路。“老味道不能变,还得注意秘方保护,不能失了特色。另一方面,不能再只盯着本地市场,我们得向外发展。”

忙碌期,店里要请数十人来帮忙,但配料和搅拌两项工作绝不假手他人。打着传统风味的“金招牌”,杨金玉开始尝试走特产渠道。

说话间,有顾客上门。成海村的方国平前来订货,“我要给外地朋友送点泽林土特产,这里鱼丸是老字号,而且店里能用真空包装发顺丰送货上门,方便又体面。”像这样把鱼丸当成礼品送人的不是少数,杨金玉说,目前自家鱼丸30%在省内销售,更大一部分通过馈赠、朋友圈等渠道外销,甚至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地。

名气越来越大,但杨金玉也有苦恼。“‘小金龙’这个名字是我们的老招牌,可是因为商标重复,注册不下来。没有商标就不能到大的平台销售,更别提打造品牌了。”破解难题,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小金龙还有一段路要闯。

主动“触电”玩出新花样

12月21日,离泽林老街不远,余山下村的一座厂房里,电商董海波也在做鱼丸。

“刚有客人订了200包。”他将微信群打开给记者看,“才上传烤鱼丸视频,就有人订货。”他笑称,这就是“带货力”。

在线上,董海波变身美食达人“董大人”,是小有名气的“网红”,拥有众多粉丝。他开直播教网友烹饪美食、录抖音展示独创菜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接客户需求,拓展销路。

在线下,他将“董大人”注册为产品商标。去年电商活动中,董大人牌泽林鱼丸一天能卖一千多斤,一斤38元。

今年,董海波又换了玩法。“我们做小袋真空包装,一袋150克,卖15元。”分装,他有自己的考量,“传统大包装,客户一次吃不完,只能放冰箱冷冻,口感会受影响。我们通过数据调查,发现9颗是较适中的量,便于食用、存放和分享。而且对于没吃过泽林鱼丸的人来说,小包装让他们更愿意尝试购买。”

从优化顾客体验出发,改变的不仅是包装。董海波说,自己平均每年要尝试研发100多个新品,以定制化赢得市场考验。

他拿来一袋产品,其外观类似乌冬面。“这是用做泽林鱼丸的浆挤出的面线。现在年轻人喜欢吃火锅,爱鱼丸也爱乌冬面,我们把两者结合,既有面的形态,又有鱼丸的Q弹,成为线上商城的爆款。”

研发泽林鱼丸“姊妹产品”,董海波的用意是扩大产品阵容,让泽林鱼丸品牌更能深入人心。

“当我们打响品牌、建立成熟的互联网销售渠道,就可以让千家万户按特定的泽林鱼丸标准供货。”他打算,将更多精力放在品牌升级上,对泽林鱼丸进行产品标准化,通过深度挖掘其制作工艺、历史文化和口感特点,与外地鱼丸差异化区分,进行特色定位并形成标准,让更多人参与到鱼丸产业中来,进行规模化生产。

携手文旅唱大戏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越基本的诉求里,隐藏着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我们有好吃的,有独特的饮食文化;有好玩的,有独特的体验项目,那便有了吸引游客的资本,能产生聚集乡村振兴力量的人气。”从泽林镇副镇长尹进的话里,可以感受到,虽然当地鱼丸销售成绩已可圈可点,但这并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12月15日,我市举办首届乡村旅游楚菜大赛,泽林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泽林鱼丸是获奖菜品之一。比赛成功,得益于他们把国家级“非遗”泽林旱龙舟文化融入美食,让本土特色名菜泽林鱼丸、辣子鱼、滴水洞鸡、泽林六大碗、手工现做糍粑等大放异彩。

作为带队领导,此次经历让尹进有诸多感触。“如果没有文化内涵,美食也是美则美矣毫无新意。但美食若与文化、旅游等结合,便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产生夺人眼球的魅力———美食有了底蕴、文化有了滋味、旅游有了深度。”

类似探索不仅在这一次比赛中得以体现。今年6月,首届旱龙舟文化旅游节会场上,数十个摊位现场制作鱼丸,偌大的展区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这场旅游节因有看的、有吃的、有玩的、有品位而被人们津津乐道。

“逢年过节,泽林家家户户做鱼丸,男女老少品鱼丸的场景是我们宝贵的民俗记忆。唤醒舌尖上的乡愁,也能产生巨大的动能。”泽林镇负责人说,当地正在探索由政府帮助推广并引导从业者参与鱼丸地域性品牌创建,共同提升泽林鱼丸的美誉度,做大做强鱼丸产业。同时,利用传统饮食、文化与当地旅游景点串联,打造全域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吸引更多资本与人才注入,逐步撬动乡村振兴。

(图/文记者郑博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