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地,给鄂州机场项目施工装上智慧大脑!

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现场,强夯机正在进行强夯地基处理。

抽水970万方,清淤24万方,挖方21万方,填方35万方……站在“鄂州机场核心区”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工地上,数百辆工程机械忙而有序,已完成湖面抽水和部分清淤换填工作。

要抢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个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为下一步机场工程全面实施打好坚实基础,项目进度如何量化统计,项目质量如何保证,项目工期如何确保?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中建股份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一项目部。

就如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里可以实现人车对话的汽车智能控制系统——K系统一样,在项目部监控中心的走马湖工程施工管理平台上,监控工程师也可以足不出户,实现人机对话。

“你看,夯点出现偏移、漏击,都一目了然。”在监控中心,工程师余和刚指着电脑屏幕中满是圆点的简易导航图说,整齐排列的圆点就是夯机夯击轨迹,如出现图上圆点偏移或空白就是未达标夯点,监控人员可同时在手机与平板设备上进行监控。

“数字化管理是在工程机械上加装GPS(全球定位系统)、显示、主控、通讯等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施工现场呈现为简单易懂的导航界面。”项目副书记骆良介绍,目前,工地上200余量工程机械都已实现数字化管理,年后施工最高峰将实现600余台工程机械统一管理。这也是中建股份在湖北省内首次大规模使用数字化终端设备,采集机械各类关键施工运行数据,凭借强大的后台团队,将施工质量标准量化,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用到质量验收,辅助项目管控施工质量,确保这座亚洲最大货运机场高质量建设。

“渣土车运送趟数不达标、时速超过20公里,夯机偏离位置、提升高度、夯击次数不够,填筑碾压的压实速度、遍数、力度不达标,等等,任何异常情况出现,监控中心都会收到警报。”余和刚说,工程师收到警报后可即时与异常工程机械操作员对话,直接引导操作手在正确的轨迹上完成施工作业。

这样,数字化工地将原来由结果检测转变成现在的施工过程检测、纠错,有效防范质量风险。同时,管理平台将每日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施工质量分析,并长时间进行数据存储,为事后的施工质量追溯提供依据。

“我们还有个法宝,就是项目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模型。”余和刚演示,BIM模型将整个走马湖施工区域制成3D立体动画模型,工程区域可切割细分成若干等分,每点开一块,可以直观地看到该处的施工流程、操作要领与完工效果。这种可视化施工交底与项目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设计、质量、安全、进度等管理要素全关联,对机场建设全生命周期进行数字化管理。

“就像给工地装上了智慧的大脑,让工地变得聪明起来。”骆良说,项目工程任务重、工期短,中建股份走马湖水系综合治理一项目部将进一步探索数字化、信息化在机场项目的应用与实践,又快又好地完成业主及鄂州人民交付的任务。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彦  叶雁翅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