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远眺,是温润的碧水泛波;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
初秋的梁子湖,湖水湛蓝、波光潋滟,岸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人们或是在湖边漫步,或是骑行,享受人水和谐的幸福生活。
近日,在梁子湖区东沟镇东井外围大堤上拍照的游客李先生看着眼前秀美的画面,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好美啊!这风景怎么看都看不够,快门按了不想停下来。”
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有实实在在的数据佐证:今年6月,武汉大学梁子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对梁子湖水质监测结果为鄂州湖区总磷均值0.031mg/L,总氮均值为0.75mg/L,均为三类水质。
青山不语,绿水为证。一湖碧水,是梁子湖区人用脚步丈量、汗水和智慧治理、持续用力的写照。
治理15条入湖港渠——
决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梁子湖
焕然一新的幸福河
清晨,太和镇幸福河,雾气氤氲。
朝英村村民胡会江早早走出家门,一边沿着幸福河散步,一边随手清理河边垃圾。自幸福河整治后,胡会江每天清晨如此。
幸福河位于梁子湖上游,总长度近6千米。今年70岁的胡会江在幸福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亲历了幸福河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河水清澈见底,捧起来就能喝,一家老小的生活都离不开这条河。”
随着城乡快速发展,沿线房屋建设无序,疏于管理,水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幸福河 “病”了。“水浑浊了,虫子苍蝇四处飞,幸福河边再也没有往日的‘幸福生活’了。”胡会江感慨道。
去年,梁子湖区太和镇启动幸福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全线清杂、河道清淤,建设河道护岸、滨水景观等方式,恢复了幸福河生态。
如今,沿幸福河走访,满眼皆绿,生态持续恢复,幸福河重现碧波。
幸福河治理只是梁子湖区全面整治水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无论是常去梁子湖区的游客,还是久居梁子湖区的老百姓,都在感受着这座城市水环境面貌的巨大变化。
2022年11月,市委书记孙兵调研梁子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指出,全面推进污染治理,从源头抓起,用治本之策,持续提高梁子湖水域和入湖河流监测水平,真正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梁子湖。
梁子湖区筹措资金1.5亿元,启动梁子湖水生态修复项目,对幸福河、徐桥港、怀万港、子坛港、谢培港等梁子湖15条主要入湖河港实施河道疏浚、控源截污、水生态修复,全区完成了500处小微水体管护机制,确保不让一滴未经处理的污水流进梁子湖。
今年春天,沼山镇怀万港樱花园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往“打卡”留影。“怎么都没想到,经过整治这里变成了 ‘网红’地。”提起怀万港的过去,永塘村村民王大婶颇为激动地说,记得20多岁那年嫁到这里的时候,水清清,她经常到这里洗衣服、洗菜。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水排到港里,水质慢慢变差了。“现在好了,怀万港又变成了原来的样子,还吸引了这么多游客,看着就开心。”
怀万港起于沼山镇永塘村,流经桥柯村、少峰村,于桐油村汇入梁子湖,“为保护和修复怀万港水生态系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我们在怀万港入湖口建设了生态湿地,并在沿线种植了水草,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沼山镇镇长詹华胜说。
种好“水下森林”——
生态向好百姓心安
月山湖碧波草荡,工人们正在湖面清理垃圾。
8月9日,在我市梁子湖“以草净水”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何开文对鄂州经验予以肯定。
水草种植是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梁子湖区全面推广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于丹教授“用水草为湖泊疗伤”的治理经验,在梁子湖实施苦草、黑藻等水生植被恢复工程,成效显著。
早晨5点30分,杨启威和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准备出门巡湖。从他家门口看出去,不远处正是在晨曦中苏醒的梁子湖,随着太阳逐渐升起,湖面波光粼粼,一片茂密的“森林绿”开始显露颜色。
杨启威是梧桐湖园区月山村村民,祖辈四代人都以捕鱼为生。梁子湖寄托了祖祖辈辈人对生计的期盼,也承载着杨启威半辈子打渔开船、谋生打拼的记忆。
“最红火的时候是在船上开餐厅,那时候收入可按天计算。”忆起当年渔船带来的“辉煌”,杨启威腼腆地笑了笑。然而,网箱养鱼、沿湖捕捞等过度索取方式让梁子湖敲响了污染警钟。2013年底,梁子湖区环湖500平方公里范围内退出一般工业;2014年起,梁子湖区陆续退垸还湖6万多亩;2018年,梁子湖鄂州水域全面禁捕。
在这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文明实践中,转型,伴随阵痛。“上岸”,对于杨启威一家而言,是一道新考题。
“我们比谁都希望水环境变得更好,梁子湖的生态越来越好。”即使失去水上餐厅这份收入,但杨启威并不觉得惋惜:“真要是把梁子湖彻底破坏了,我们才是对不起后代!”
转身,守护水。长久以来分享着梁子湖的无私馈赠,“上岸”后的杨启威一直都想为梁子湖区生态治理做一份贡献。
今年,梁子湖区全面开展“以草净水”工作,推动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平衡。为了种好水草,梁子湖分湖段招募“护湖管理员”,得知此情况,熟悉这片水域的杨启威通过自荐,“当仁不让”成为月山段“护湖员”,此后一心扑在这片水域上。
与杨启威一样,因为对这片水域有着特殊情感,自告奋勇当起“护湖员”的还有杨一新和杨友生。与杨启威不同的是,他俩守护的是月山湖。
杨一新和杨友生都是梧桐湖园区月山村的老渔民。去年,梁子湖区在月山湖水域实施水生态环境修复项目,在月山湖水面结网种草,他们一起被聘请当“护湖员”。
“只有管好草,才能护好水。”每天,他俩都要到月山湖里巡查,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防虫、除杂等。
该生态环境修复项目相关负责人方家勋说,“在6月份的水质检测中,氨氮、溶解氧两项指标已经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水质明显改善。”
“目前已实施 ‘以草净水’区域主要集中在沼山镇东井外圩退垸还湖水域、梁子湖鄂州水域沿湖岸区域、高桥河入湖口水域、梁子岛西北角水域。”市生态环境局梁子湖区分局局长余鸿介绍道,目前 “以草净水”区域内水生植被有所恢复,湖水透明度相对提高,吸引白鹭、野鸭等鸟类来此栖息。
跨市联动流域共治——
共护碧水长流
梁子湖水域37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30余条河港汇入,地跨武汉、鄂州、黄石、咸宁四个城市。
因为覆盖不同的行政区域,梁子湖出现了污染问题,到底谁来管,谁牵头,又怎么管?长期以来,这种跨行政区域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一直都是个难题。
如何破题?去年3月,我市与武汉两地生态环保部门签署《武汉鄂州梁子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协议》,对梁子湖实施同保同治,推动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共同推进梁子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建立联系会商制度、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开展联合监测及执法检查、完善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协调应急处置机制等工作。
去年底,“武鄂黄黄”河湖长制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在武汉、鄂州、黄石、黄冈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上,四市签订武鄂黄黄(武汉城市圈核心区)河湖长制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共同推进跨市河湖治理和管护。
在“武鄂黄黄”河湖长制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后,鄂州市梁子湖区与黄石市大冶市在梁子湖水生态文明馆签订 《高桥河跨市断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鄂州和黄石为共护一湖清水携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流经大冶的高桥河是梁子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梁子湖的主要入湖口,此次跨市合作按照“谁超标、谁赔付,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实施高桥河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协议”。
“上游来水水质达到或优于目标要求,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奖励;上游来水水质劣于目标要求,上游地区向下游地区提供污染补偿。”余鸿介绍,生态补偿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于高桥河流域范围内水污染防治等相关工作,促进高桥河水质改善。
一个河湖一个目标,共同保护不分你我。河湖治理跨市联动站在全流域、区域统筹高度推进治理工作,让河湖治理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更加高效有力。
去年以来,梁子湖区在跨界河湖治理方面已经开展了多项工作。创新“河湖长+检察长”机制,与环梁子湖的武汉市江夏区、黄石市大冶市、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咸宁市等4个检察院建立跨地域检察协作机制,累计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各类案件38件。
“对于跨界河湖,只有采用上下游同治、水岸同治的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的目标,走上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之路。”梁子湖区相关负责人说道。
一条条河流碧波荡漾,一块块土地物产丰富,一张张笑脸洋溢幸福。守护一方碧水,梁子湖区一直在路上。
梁子湖“以草净水”区域一瞥
全媒体记者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