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不可持续问题仍然存在……用五大发展理念审视鄂州,用城市现代化的要求考量鄂州,前路并不平坦,挑战依然严峻。
挑战必然伴随着机遇。建市三十多年来,正是因为善抓机遇,主动作为,才得以成就今天的鄂州。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就可以化挑战为机遇。
借势大战略
8月末,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开幕前夕,主办方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布商业航天“五云一车”的产业蓝图,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巧合的是,论坛开幕第二天,航天科工集团所属的第一研究院与鄂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紧随其后,航天科工三院一月内两次来鄂州考察调研。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巨头与鄂州频繁接触,背后深意耐人寻味。
早前两年,航天科工集团在武汉市布局了航母级商业航天技术产业园:总投资1500亿元,容纳企业1000家,直接产出能力1000亿元。
不沿边、不靠海,鄂州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一个“陆”字,奈何1596平方公里的全域面积始终有限。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确立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更早之前,国务院批复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并将之纳入到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框架下进行部署。
“从国家层面看,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鄂州意识到内陆正在成为对外开放新战场,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前瞻谋划并主动对接,推进沿江滨湖新区开放开发,搭建高端要素聚集平台。
在汇入“黄金水道”大潮之后,2016年4月,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项目落户,鄂州开启连通全球、走向世界之旅,站上新的发展起点。
搭上“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多极”等国家、省级重大战略的快车,鄂州驰骋千里。
短板即潜力
如果说成功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落地奠定了鄂州的先发优势,那么从鄂州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看,则有明显后发优势。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我省将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与国际、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鄂州有差距、有短板。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潜力蕴藏其中。
自省联发投在梧桐湖开发新城以来,大垅村村民的生活发生巨变:买新车、住新房、WIFI网购很平常。伴随着城镇化推进,当地群众消费呈扩张升级之势,消费水平正从“千元级”提升到“万元乃至十万元级”。
“十二五”末,我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7.18%。至2020年,该项指标将会达到45%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当前及未来几年,全市有近30万农村居民实现市民化。
30万人进城落户,就拉动投资、扩大消费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2.2%、12.8%。其中,在投资方面,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增幅超过二十个百分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增幅则高达194.2%。
不止城镇化,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方面,鄂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些方面具有后发优势和很大潜力。只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挖掘潜力,就能支撑未来鄂州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
转型即空间
十八大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靠土地、能源等传统要素支撑的粗放型发展步履蹒跚、难以为继。从宏观看,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而这,同样孕育着机遇。
其一,科技创新将创造新的空间。
就鄂州而言,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发挥并不明显。仅从科研经费投入强度看,根据2014年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结果,全市科技研发经费支出为4.5亿元,占GDP的比重只有0.66%,低于小康水平1.84个百分点,处在较低水平。
为此,我市“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增强科技创新力的战略举措,并产生初步效果。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71.37亿元,同比增长16.3%,占GDP比重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上升,达到17.5%。
其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将创造新的空间。
历史上,鄂州更多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增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与经济新常态下,三次产业协同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不相符。
从近两年实践看,显然我们已经在行动。市委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包括高端物流、跨境电商、现代金融、文化生态旅游、健康服务等产业。截至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已达34.3%,同比提升5.1个百分点。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50%以上。比照这一目标,鄂州还有很大空间。
做好增量的同时,通过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用信息化提升传统制造业,第二产业还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可以继续稳定甚至提升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转型好比爬山,过程虽艰辛,但一旦登临山顶,将会是无限风光。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朝晖 责任编辑王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