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后网站和APP等将推出“适老版”。一时间,“老人”这个在互联网上“失声”的群体登上热搜。
据统计,我国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约2.74亿户,其中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老年人约1.34亿户。全国有近1.4亿老人使用功能机或使用智能机但不上网,在网络上处于“沉默”状态。
互联网时代,各类网站和APP极大方便了群众生活,但不少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在消费、就医、出行等方面遭遇“数字鸿沟”,难以享受互联网红利。如何让老人“跟”上时代?一方面需要网站和APP推出“适老版”,另一方面需要教会老年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
就近就便开设学习课堂。实际上,一些老年人非常愿意学习智能手机,但是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教,又不好意思请教,还有的老人想学却找不到地方学。社区若定期开设“手机课堂”,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课堂指导,想必参与者不在少数。天津向阳路社区成立心之光无障碍交流中心,社区志愿者教盲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批老年学生。北京“夕阳再晨老年人科普计划”则声势更大,他们联合全国上百所高校的志愿者团队,下沉到高校所在各城市的社区,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社区开设“手机课堂”,显然尊重和回应了老年人的诉求。
社会的帮助抵不过家庭的温暖。当你的父母向你请教如何使用各种手机APP的用法时,你有足够的耐心吗?答案并不一定是肯定的。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希望父母能学会上网,但真要付出耐心的时候,又很难做到。子女应积极引导老年人克服心理障碍,鼓起勇气和信心跨越“数字鸿沟”,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同时,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语去讲解、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
要认识到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教授必然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可以从老年人最常用的手机APP入手,如微信,之后逐步覆盖医院挂号、医保社保缴纳、订餐、购物、出行等老人用得到的软件内容。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让生活更美好,也充满着形形色色的诱惑与陷阱。触网的老年人容易成为一些不法分子忽悠、欺骗的对象。因此,不仅要教会老年人智能手机的操作技巧,也需要对他们进行风险防范的安全教育,避免老年人遭遇财产损失。
等一等、帮一帮老年人,既是社会温情,更是社会责任。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倩